目前分類:發聲教學 (19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問我,為什麼練腹式發聲,但大多在練臉部肌肉跟肩膀放鬆?這樣不是跟課程主題不太一致嗎?

沒有不一致,因為腹式呼吸每個人都會,一出生就在進行,只是沒辦法用在說話發聲上。所以發聲課解決的,不是如何使用腹式呼吸來發聲,而是如何移除阻礙腹式呼吸的狀況,讓發聲時也能進行腹式呼吸。

當初開始學相聲時,我也不斷詢問老師,拼命想了解什麼是腹式發聲、丹田發聲,殊不知我小時候一直用的就是。這有點像邯鄲學步的故事,為了模仿別人好看的走路方式,最後連自己怎麼走都忘了。

當我意識到這件事,是在學了戲劇、京劇、配音、唱歌,繞了好幾圈之後了。正確來說,是在跟凌老師學了身體流才體悟的。原來我一直試圖去找的東西,我本來就有,我卻一直在外面尋找。

以前的我一直在「加」,現在的我卻試著「解」,解開一道道牽制住自己的制約。我們大部分的學習都在尋求「加成」,但其實了解自己有什麼,「解鎖」進階功能才是正道,就像賽亞人不斷進化一樣,只是髮色變了、能力增強了,其他還是一樣,不會變成另一種樣貌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次聽著學生說,他們對於自己聲音的發現,或是開始能聽出其他人聲音的差別,總會很開心。

聽力的培養,是聲音練習很重要的一環,會聽才會說,得先聽出差異,才有辦法自己調整。

學生說,以前說話時,覺得自己露出下排牙齒很難看,所以直播都會以俯角拍攝。前幾天練習時,突然發現自己說話是露上排牙齒,臉也比較有表情了,而且最近也被稱讚聲音很好聽、很溫柔。

還有以前總覺得自己脖子很短,練了舌根後,發現脖子似乎「正常」了。舌根力量回來,除了能強化肌肉,加上脖子線條是縱向的,在視覺上自然也有修長效果。

自從上次課程找回聲帶最舒服的音高,感覺自己說話比較有共鳴,聲音也變大了,但講話卻反而輕鬆很多,而且開始能辨別同事們的聲音位置、說話力量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朋友問我,為什麼他的聲音會壓這麼低?因為剛才聊天時,他說自己聲音一直都很低,我吐嘈說你明明就中高音人,是你自己把聲音變低的。因為是很熟的朋友,說話都沒什麼在客氣的。

現在聲音變低的問題越來越常見,因為手機、電腦用太多。我要朋友轉肩,果然馬上恢復音高,聲音也輕快起來,不這麼壓迫喉嚨。

今天的兩位學生,一位正好跟我朋友有同樣問題,另一位則是跟我一樣的高音人,所以除了壓聲音外,還多了鼻音,導致有娃娃音。

身處網路世代的我們,很難避免肩膀緊繃狀態,這也是我去練拳擊的其中一個原因。之前右肩受傷,加上時常用電腦滑鼠、滑手機,我發現自己說話時常不自覺聳肩,視覺上很不好看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除了勤做肩頸伸展,也認真強化背肌,肩膀出力問題才慢慢減少。

對於肩膀會造成聲音壓低,大部分學生第一次聽到都很驚訝。看似沒有關係,但畢竟肩膀就是跟脖子連接,脖子又連著下巴,所以肩膀用力,就會影響脖子位置、下巴動作,自然就產生聲音偏差,身體肌肉都是環環相扣、互相影響的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的兩位學生,都覺得自己聲音太平。這也是學生最常提到想改善的聲音問題。

聲音平通常都是源自兩大文明病:肩頸緊繃、臉頰沒力。由於網路世代,大多數人都有使用電腦、平板、手機,因此容易出現圓肩、駝背現象。這種體態容易讓肩頸肌肉緊繃,除了會有脖子前傾、抬下巴問題,也會在說話時不自覺聳肩。而肩頸緊繃,除了影響身體力量外,也會造成臉部用力方式改變,導致臉頰肌肉無力,變成下巴用力。

因此要改善聲音太平的問題,就必須先從肩頸放鬆、臉頰肌肉力量恢復開始。通常只要先貼個牆,就會感覺聲音變高、講話沒這麼卡、聲音變柔和,再抬個臉頰,聲音的起伏就出來了,也就有了基本的陰陽頓挫,聲音自然不平了。

覺得自己聲音太平嗎?先做個肩頸伸展,再把蘋果肌找回來,問題差不多就解決了一半,還可以年輕好幾歲,感覺肺活量變好,也能減少腰痠背痛,推薦大家試試~

【延伸閱讀】:戴著口罩也能輕鬆把話說清楚(臉頰運動參考影片)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學生走進教室,發現他像是變了個人,整個人拉直拉正,看起來精實許多,整張臉也精神許多,越來越接近他想成為的樣子。

來諮詢時,學生說他想考空服員,但面試沒有過,想知道可以怎麼調整改變。看著他那如同面具般平靜的臉,以及拘謹內縮的身體,是個挑戰呢,我心想。

不過,通常有明確目標的學生,都不需要擔心,因為只要發現真的有用,他們總會認真練習。只要肯練都好辦,變身、變聲不是魔法,是自我覺察的過程,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狀態,就能往想要的模樣前進。

每堂課來,都能看到他的一點進步。第二堂課,臉開始會動,有了生氣;第三次進來,我問他是不是變瘦了;第四堂課,臉部線條更柔和了。雖然身體還是有些緊繃,聲音聽起來還不完美,但都有在進度內。

像他們這樣,需要大幅度改變的,課程結束時,只會先達到基本狀態,三個月後,才會進入蛻變期,半年到一年間穩定。前幾天打電話給一位結業半年的學生,聽到聲音我笑說,真想看你現在的樣子,原本感覺有些緊繃的聲音,變得很有「彈性」,可以想像得到他的臉是什麼模樣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來的學生有娃娃音困擾,可是也有急迫的工作需求,希望能快速改善。原本以為他只是一般簡報需求,沒想到還會表演。要表演,那就真的沒辦法快速了。

每回我這麼跟學生說,也會舉一些當紅明星勤奮運動、訓練的例子,有些學生會驚訝的說,他們不是為了要瘦身嗎?當然,瘦身也是部分需要,但更重要的其實是為了能控制自己身體。

就以小時候我們聽過的賣油翁故事來說,即使只是讓油像細線一樣,穿過銅錢中間的孔,至少也要保持手穩不晃吧!更何況是需要做表情,還得有情緒張力的表演工作。

還有最近在奧運場上奮戰的運動員們,如果沒有每天長時間的訓練,怎能在場上短短數秒鐘做出精準動作。無論是昨天奪金的麟洋配,亦或任何運動的冠亞決賽,都不是能輕鬆獲勝的,只要一個小失誤,可能就會有很大影響,因為雙方實力差距不大。

當然,我們不需要像奧運選手這般拼命,但基本肌肉協調能力還是得有的,根據不同需求有各種程度要求。肌肉是很現實的,有練就有,沒練就沒有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的發聲學員是最後一堂課,當時來諮詢時,他的聲音都壓在下巴,而且挺沙啞,導致說話很用力。

由於已經有點年紀,加上完全沒運動,說話時身體力量明顯發散。會來上課是因為被家人說像在吵架,講話很大聲,但其實他並沒有這樣的意思,所以決定來了解自己的聲音。

除了提供練習方法,通常我也會建議開始運動,並透過一些簡單動作,讓他感受運動對聲音的好處,當天馬上報名正式課程。

第一次上課時,發現他的身體力量集中許多,原來是聽了我的建議,加上想順便減脂,就報名了健身房教練課,這天來上課前,先上了第一堂教練課。

來到發聲最後一堂,當然身體力量還沒完全建立回來,但已能感受到越來越集中穩定,原本沙啞壓住的聲音,也放鬆許多。如果學員喜歡唱歌,通常我會在最後,先用唱歌,幫學員感受身體肌群的協調與平衡,再轉回運用在說話上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發現學生的臉柔和許多,不但口型不再橫向,說話時也能帶動臉頰跟上唇了,挺開心。

雖然大多學生都說沒什麼在練,但只要有練,到了第四堂課,總會有些不同。當我跟他提到這些變化,他說,對,連眼睛形狀都變了,感覺比較柔和。

原本他的臉線條感很強,他總說,以前都覺得自己笑容滿面,但常被人說很跩,讓他莫名其妙。的確,之前那刻意睜大的雙眼,以及用力外張的臉部線條,就像是廣告或電影裡才會出現的人,難怪會給人距離感。

舌頭練起來以後,咬字也清楚許多,更不需要用力說話,自己覺得輕鬆許多,喉嚨不痛,親和力也增加了,挺好。

尤其唇側肌肉,他真的很認真在練,加上有練過肚皮舞,身體中段的放鬆、用力,呈現一種不錯的協調,因此自然音高跟聲音集中度,能迅速抓到感覺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714大陸視訊課

上一期線上發聲課,已是去年年底的事,這半年實體課做了不少改版,這次線上課,自然也更動不少。

這班學員除了一位聽力稍弱外,其餘都挺不錯,也很肯練,前一堂教的內容,幾乎第二週都有練起來。一位同學原本第一週有些跟不上,當天下課沒多久,馬上私訊我,把他練習的照片、影片傳給我,請我幫他確認,後來進步神速,真的很認真。

因此問的問題也蠻深入,問題切入點,有些也與臺灣學生不太一樣,讓我可以從不同角度,重新檢視這堂課,我自己也有不少新發現,也將一些練習做了調整。

有次一位學員得提早出門,我詢問他是否要練習,他說沒問題,就在地鐵車廂及轉乘路上,大方演練起來,真是讓我印象深刻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發聲第三堂課,帶學生做舌頭練習。
早期都只有帶我自己研發的舌頭仰臥起坐,但有些學生不太能掌握,自從在醫生那裡學到不少舌頭練習後,便稍做調整加入課程裡,效果好上許多。

大多數同學練完醫生的舌頭轉圈,舌頭仰臥起坐就比較好掌握,但也有少數無法做到簡單繞圈,反而練了仰臥起坐後,才能轉圈。我總會根據學生狀況,微調練習順序。

今天的學生一直無法放鬆舌尖,還會明顯前推,類似吐舌狀,原來是因為下巴會前推。便先停下舌頭練習,以咬冰棒棍練習收下巴,沒想到意外發現,學生不會用舌頭吞嚥,都是以嘴唇用力方式吞嚥。

花了點時間,幫助他放鬆嘴唇,並試著以舌頭吞嚥,雖然還不太順暢,但已經能感受到舌頭力量。再回到舌頭轉圈,舌尖就能放鬆,舌根也能用力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次的學員因為七月中要面試,上次諮詢時,整張臉感覺平面無朝氣,這次臉部線條已經柔和許多,笑容也感覺比較自然了。

只是眼睛還是耷拉著,睜眼都是抬眉毛,眼睛完全沒有打開。第一次遇到眼睛睜不大的學員,只好先手動感受抬眼皮而非抬眉毛。

諮詢時,上唇也是先手動感受力量,這次已經比較放鬆,再以透氣膠帶輔助,就靈活許多。想著下次若眼睛還是耷拉著,就也貼膠帶好了,但不知道貼不貼的上去,算了,看到學生,就會莫名有調整靈感了,還是到時再說吧。

七月中就要面試,只來得及上完前兩堂課,所以這兩次也給了他一些「超前部署」,也就是能先救急的小撇步,希望能先趕上面試,後面再來慢慢穩定。
每次遇到有緊急需求的學生,我都覺得自己比他們還著急。畢竟學生信任我,走進我們教室,自然希望能多少幫上一些忙,得全力以赴才行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週六在新竹的講座,一位同學有練武術,我協助他用基礎武術動作,也就是類似紮馬步狀態,幫他的高音不這麼拔尖。

協助過程中,這位在當演員的學員說,他也有練搏擊,我便讓他用原本的表演方式說話,再請他邊做搏擊動作邊說話,這時會發現,他的聲音變得比較清楚、穩定,而且有了停頓換氣。

我通常都會詢問學生運動習慣,一來可以大概瞭解身體協調與肌力程度,最重要是在教學過程中,我會不斷以他們習慣的運動,幫助他們找到說話時的呼吸換氣狀態。

說話其實就是一種運動,只是平時閒談不需要這麼大的力量,剛好這位學員有舞台演出需求,自然就類似搏擊的呼吸律動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622獨行有書講座大合照

感謝獨行有書的邀請,第一次以作者身份做書籍分享,店主不但招待手工現作蕎麥麵,還有好吃的蕎麥餅乾、好喝蕎麥茶。很開心跟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,尤其看著自己的書放滿書架,還挺感動的~

20240622獨行有書

更感謝今天來參與講座的朋友們,尤其還有長期追蹤的粉絲,看到訊息手刀報名,超感動。引領大家從觀察臉部動作,到了解腹式發聲,最後帶到呼吸圈。

因為有演員朋友參與,藉由專業需求的調整,讓大家更能感受到前後差異,也趁此說明基礎與進階應用的不同。聲音演練要說簡單,其實真的不難,只是動作太過細微,必須先學會如何覺察,才有辦法練習與掌握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兩天的學生,正好都來到第二堂下半身重心與協調,也正巧都沒有在運動。沒在運動最容易出現的情況,就是關節活動度變差,身體繃直,讓聲音出現偏差。

若有在走路,大腿、臀部肌肉力量還行,只要恢復關節活動,力量跟重心就能回到正確位置;腿臀沒力就麻煩許多,得先讓他們理解腿臀力量對聲音穩定的影響。這部份倒不難,因為力量一進來,聲音瞬間變好聽,即使聽力再弱,都能感受到。

力量歸位後,就得收小腹、放鬆腰,再來是髖關節、膝關節,最後把三個地方連結在一起,再結合臀部兩點,就大功告成。說起來好像沒什麼,但由於完全顛覆平常的用力方式,儘管不像重訓般強力,也十分費勁。

讓關節恢復活動不是難事,全部同時正確動作比較麻煩。有時覺得自己很像木偶師傅,正在微調每具木偶的連接點。憑著感知他們身體力量的轉移與氣息流動,幫他們找回身體該有的狀態。

這堂課學生累,我其實也不輕鬆,不過看著學生重新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協調,挺有成就感的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609大陸視訊課

「第一次發現臉部有這麼多肌肉」、「從來都不知道原來臉要這樣動」,這些大概是發聲課學員最常說的話了。

雖然學表演時,也知道面部表情的重要,但真的認真思考臉部肌肉,是在學唱歌發聲技巧時。那時老師說臉頰蘋果肌得抬高,下巴要打開,然後示範正確聲音狀態。我一開始不太明白,也只聽的出同學們跟老師的聲音不太一樣,我的也是。

但離開了教室,我就大致能模擬出老師說的狀態。因為自己常常出現這樣的情形,在老師面前做不到,但自己練習時,大概能抓到一些感覺。因為自己在課堂上,尤其老師面前,就會很緊繃,這一直都是我的問題。如何在課堂表現出跟平時一樣,是我最大的課題。

除了試著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平時狀態,我也在上課中觀察老師跟同學們的差異,到底那個不同是什麼?為什麼老師做的到,我們做不到?終於在一個月後,我聽出不同、看見差異點。這應該也歸功於,我在快板課不斷分析老師跟我教學間的差異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發聲最後一堂課,帶拋球練習時,經常發生學員大腦與身體不同步現象,也就是身體協調能力不佳的情形。

這種時候,我都得先找回他們的「圓」,也就是動作的連貫協調。尤其說話時,常會伴隨思考,在身體不協調狀態下,很容易造成動作中斷,也就是呼吸不連續,所以講話才會過度用力,或需要大口換氣,無法平穩連續的說話。

若是從小就不喜歡運動,幾乎都以大腦在帶動身體的人,又跟我或今天的學生一樣,本身就是容易緊繃的人,就會出現身體「僵直」狀態。這也是為什麼發聲第一堂課,要從放鬆開始的原因。

現代生活,尤其大都市中的壓力跟快節奏,加上使用3C產品,全身心放鬆的人已屬少數,前面四堂課,都是為了完滿最後的「圓」,為最後一次的協調與平衡鋪路。
因為學生喜歡跑步,今天又靈光乍現,為他開發了新練習法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結束課程一年的學生,聲音維持的不錯,由於他並不滿足於找到舒服音高,而是希望往自己不擅長的音域走,這已屬於專業聲音需求,自然得往更細緻的肌肉控制前進。

看著他的變化,還挺驕傲的。
回想一開始的緊繃、內縮、幾乎完全聽不清楚聲音,到現在能維持在正確發聲位置,身體也放鬆許多,甚至連個性都開朗起來,挺替他開心。

其實緊繃還沒完全解開,下巴橫向口型還很明顯,所以胸口也無法放鬆。下巴、胸口用力,就無法「有彈性」的收小腹,也就是核心肌群力量無法靈活發揮,即使一開始音高在正確位置,每講一句話,聲音就會被下巴跟胸口往下扯,導致聲音越來越低。 

這次給他的功課,是要從臉頰一路到肚子,都保持直向運作。找回上部臉頰肌,放鬆嘴唇不橫向拉扯,下巴不橫向用力,胸口「土石流」向下放鬆,與收小腹形成一個類似向內凹的弧線,讓核心力量能聚集在身體中間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因為發聲課會做細緻臉部協調練習,所以通常也會跟同學分析兩半臉力量分布的差異。

今天的學生一來,就請我看兩張照片,一張是他的側臉沒看鏡頭,一張是正面看鏡頭。因為他朋友說,當他正面看鏡頭時,鼻子會很奇怪。

原本我以為是臉頰造成的視覺落差,因為他左邊臉頰比較沒力,看起來較平坦,對比之下鼻子就較挺,正面那張正好偏右側面,所以整張臉看起來比較平面。

結果學生說,他朋友覺得,當他看鏡頭的時候,比沒看鏡頭感覺怪,鼻孔會撐大。
喔~原來是這個,早說啊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學生一來就說,雖然已經不會喉嚨不舒服,但尾音氣還是不夠,而且常有換氣卡住或音準問題。這正是今天最後一堂課,我準備幫他整合的部分。

說話、唱歌無法換氣,或尾音氣不夠,都是因為沒有找到「呼吸圈」。但要能駕馭呼吸圈,前幾堂基礎練習全不能少。尤其這學生聽力、體感都挺好,平時也勤於訓練,身體穩定度高,年紀又輕,協調、反應都不錯,加上也很認真練習。我不太擔心他的練習進度,只怕太急切練過頭受傷而已。

雖然教的是說話發聲,但最後一堂呼吸跟身體的協調整合,我常會用唱歌方式帶,因為唱歌需要的力量比較大,一開始比較能感受到呼吸的轉換跟運行。

不論往前還往後畫圈,都是基礎練習圈,雖然會感覺呼吸變好,但說沒幾句,依舊會感到吃力。八字圈才是最終路徑,但也不表示圈畫對了,聲音就沒問題。能不能觀察注意到每個呼吸圈的力量,尤其是根據音調、聲調的力量轉換,還得加上拋球的力量。

這些都到位後,才能出現自然的輕重音、也不再需要大口吸氣,尾音想走幾個音都不是問題。這些基本狀態確定後,最後才把情緒加入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有練重訓、瑜珈,柔軟度也很好,加上體感不錯,所以聲音力度跟厚度都維持的很好,只是聲音有些壓低。

他說之前學唱歌,老師說他共鳴沒打開,但他覺得很困惑,明明身體的力量跟協調比別人好,為什麼唱歌會覺得吃力,甚至高音有時還會沙啞。

因為他沒有把運動狀態放在說話、唱歌上,所以我帶他做了拋球練習,讓他感受身體律動。他更困惑了。說話的時候,身體沒有動啊?對,看起來沒有動,但裡面肌肉有在動,而且是呈現類似划船、快走、慢跑般的律動。

很多運動能力很好的人,說話聲音卻出現偏差,通常都是因為沒有把說話當成一種運動看待。唱歌時需要的身體力量較大,比較容易感受到「需要用力」。

說話看起來就像只有嘴在動,加上現在幾乎都是人體工學椅,甚至是舒適的沙發,坐下去,身體力量全都交給椅子,導致聲音變低或變弱。這也是為什麼要先找身體重心跟臀部兩點的原因,只要需要說話,就不能讓力量都散掉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