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學生一來就說,雖然已經不會喉嚨不舒服,但尾音氣還是不夠,而且常有換氣卡住或音準問題。這正是今天最後一堂課,我準備幫他整合的部分。

說話、唱歌無法換氣,或尾音氣不夠,都是因為沒有找到「呼吸圈」。但要能駕馭呼吸圈,前幾堂基礎練習全不能少。尤其這學生聽力、體感都挺好,平時也勤於訓練,身體穩定度高,年紀又輕,協調、反應都不錯,加上也很認真練習。我不太擔心他的練習進度,只怕太急切練過頭受傷而已。

雖然教的是說話發聲,但最後一堂呼吸跟身體的協調整合,我常會用唱歌方式帶,因為唱歌需要的力量比較大,一開始比較能感受到呼吸的轉換跟運行。

不論往前還往後畫圈,都是基礎練習圈,雖然會感覺呼吸變好,但說沒幾句,依舊會感到吃力。八字圈才是最終路徑,但也不表示圈畫對了,聲音就沒問題。能不能觀察注意到每個呼吸圈的力量,尤其是根據音調、聲調的力量轉換,還得加上拋球的力量。

這些都到位後,才能出現自然的輕重音、也不再需要大口吸氣,尾音想走幾個音都不是問題。這些基本狀態確定後,最後才把情緒加入。

只有基本狀態沒有情緒,聲音會太過完美、不人性,無法拉近聽眾距離。但加入情緒不是只在心裡加入就好,例如欣慰的開心,得先理解並確認自己在這個情緒狀態下,會有什麼樣的面部表情後,才算是完整呈現。

每次聽到學生聲音或看到身體狀態的微小改變,總會很感動。至少這樣的聲音開始能打動我了,聽起來不再只是一旁觀看的第三者,而是能走向前,真誠跟聽眾交流的聲音。

雖然還不熟練,也感覺有些笨拙,但以他的勤奮跟資質,相信應該很快就能穩定下來。教資質高又肯練的學生是種享受,每次看他練習,都會有種興奮感,很想知道他到底能成長到什麼地步。

期待他的蛻變~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

arrow
arrow

    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