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聽一位中醫師對於療顳顎關節治療的病例分享,發現中醫跟物理治療師觀念類似,只是手法不同,還有中醫多了針灸跟脈象。
儘管在專業這塊,依舊有聽沒有懂,不過從中醫觀點來看烏龜頸造成的下巴緊繃,或久坐造成的肌肉疲勞或失能,這方面中西醫觀點挺一致。我個人覺得,中醫在「整體」觀念上,一直都比較超前,今天更是有深刻感受。
今天醫師提到,因為他們都是做整體調整,所以當下治療結束,痛的地方可能沒有立刻緩解,這讓我想到,上回劇烈背痛,找醫生調整後,也是大約一、兩天才慢慢緩和恢復。
學生也常在第二、三堂課時,跟我反應說話喉嚨還是會不舒服。儘管我會提供一些速效方法緩解,但在整體協調還未適應時,聲音就是壓在喉頭,長時間說話,自然還是會不舒服,即使已經有比較放鬆。
速效方法當然也是有,但我比較喜歡傾向中醫這種,以全面調整改善的方法,雖然看似緩慢、效率較差?但就像今天中醫師說的,只要對症下藥,其實也是很快就能出現效果,這也是我敢保證五堂課就有用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