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表達教學 (5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一早來到竹科聯電上課,第一次感受到大公司的嚴謹。

上週提交了申請資料,今天進場前還需填寫不得攜帶違禁品的同意書。因為不能帶手機進去,如果有隨身碟或筆電,也需要檢查,為了避免有拇指碟放在哪個夾層沒注意,乾脆把包整個放外面,帶著水壺,孑然一身入場,反正我上課只需要靠一張嘴。

來到登記處,才發現忘記需要換證!趕緊再從包中拿出身份證,才順利進入,幸好有提早半小時到達。走進閘門,得先將身上物品拿出,走過金屬探測門,帶領我的秘書笑說,上班就像出國一樣,的確是,夾帶違禁品也得罰款,真的跟機場安檢同樣嚴苛。

課程結束,在員工餐廳用餐,聽說光這棟就將近400人,難怪員工餐廳像百貨公司地下街美食區,有好幾間可以選擇。整個上午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,明亮寬敞乾淨,還有全天候空調,我也挺喜歡這環境。儘管如此,我若在這上班,大概還是會拍著窗戶喊「放我出去」吧~

還是比較喜歡自由安排時間的工作,偶爾到不同單位上課,看看別人工作環境,感受不同公司氛圍,就像出國體會不同文化,跳脫自己的生活圈,用更多面向觀察生活。除了增添樂趣,也能在面對不同職業學員時,同理他們的需求,找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幫表達學生調整開場。通常我都會先問學生,希望帶給台下聽眾什麼感覺。雖然表達技巧很重要,但理解聲音距離、集中,只是讓聲音清楚,要吸引聽眾聽進內容,還是得靠情感。

他說希望能以聊天的輕鬆方式開場,並帶有一些開心的感覺。既然要輕快活潑,自然就得先來個開合跳了。接著進到第二段,很榮幸能回到家鄉演講,這時除了開心,還得將「榮譽感」帶入。

原本第三段他打算直接進自我介紹,第四段才講主題,我建議他可以順著第二段的最後一句,先帶入主題。因為他的主題正好跟第二段最後一句相呼應,甚至還能以「眼見為憑」副標,做出懸疑感,引發聽眾好奇心,這時只要再搭座橋「為什麼要大家思考這個?」轉入自介,二次吊起聽眾好奇心,為進入主題下一個強有力的開場結語。

當我說出連結段落的「橋」,學生開心的說,果然專業!我笑說,幫別人想都很厲害,但我自己的課都沒能做出這種爆點,他笑說,所以才要來上課。真所謂旁觀者清啊~

所以我很喜歡表達課。在告訴學生可以怎麼做的同時,我腦中總會跳出另一個聲音,你是不是也應該這樣改一下?尤其在看底下講師授課,因為教的是同樣東西,更能看見沒注意到的狀態,修正調整細節,改善自己的授課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說,原來面試也要加入情緒,我以為要很嚴肅。其實要嚴肅也不是不行,重點在於,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看起來是什麼樣子。

幫學生模擬面試,通常我都會從進門開始。看著他走進來的模樣,我請他再走一次,並幫他錄影,回放時問他,覺得自己看起來如何?感覺很沒自信,我整個人彎腰駝背的。

模擬自我介紹時,我請他看著鏡子裡的自己說話,然後問,如果你是面試官,你覺得對面那個人看起來怎麼樣?他仔細看了一會說,我好像沒什麼表情,整個聲音很平。

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,就可以耙梳每段內容了。為什麼要講這段內容?想表達什麼?當下的心情是什麼?當下的心情?學生反問。比如你提到過去的這段經歷,為什麼會想說這段?想表達什麼?至少在講到相信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時,也該表現出「相信我,交給我就對了」的自信。

不論面試、演說、表演、開會、對話,表達就是將自己跟對方情緒搭上線。尤其面試、比賽,更是需要搭上對方。我也不可能熟悉所有產業、公司,但大致方向不會差太多,只要了解自己、理解對方,就能多上一點交流,增加一些機會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說他不理解我說的呼吸不對,是什麼意思。發聲不是就在練呼吸?他明明是用我發聲課教的呼吸圈練習,為什麼我還是說他的文章呼吸斷句不對?

因為整篇文章是「表達的呼吸」,發聲練的呼吸,是單字跟短句子的。若以大家熟知的籃球舉例,發聲的呼吸練習,就像定點投籃,每一球都得穩定投入,講求的是穩定跟一致,專注在感受用力方式、肌肉協調。表達的呼吸,就像滿場跑的球賽,需要不斷移動位置,甚至需要過人投籃,處於一種動態狀態,需要的是情緒跟關注全場。

我請他以驚喜情緒唸文章句子,然後用發聲呼吸圈練習方式唸。就以音檔聲波來看,三句話的聲波大小有些差異,就連中間的換氣點,都長短不同;但呼吸圈練習的聲波,間距幾乎一樣,聲波大小也很穩定,這種聲音很清晰,但沒有情感。

雖然理解了兩者差異,但學生又有了新疑問,既然加了情緒,表達的呼吸就會對了,為什麼需要練發聲呼吸?這次我請他先以情緒方式唸句子,然後再用同樣方式唸,但要加上呼吸圈。

情緒對了,但發聲呼吸不正確,情緒張力會被壓縮,或造成有些字音不清楚;若情緒、發聲兩者呼吸皆正確,就能字音清楚,也比較能感受到情緒張力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616自在表達第九期

表達課上,我給了學生修改建議,請他試著表現,學生說,上課前覺得自己這樣很嘻皮笑臉。我問其他同學是否有這種感覺?大家說不會,反而比較活潑,讓我們對這新研究有所期待,原本的方式,聽起來感覺沒什麼希望。

這是一個模擬早期發現疾病的宣導講座,通常會覺得這種場合,應該要嚴肅,不能嘻皮笑臉,這觀念完全正確。不過上台講述的同學,個性本來就穩重內斂,反而會讓人有種得了這病就沒有希望,是種非常嚴重的疾病。

會有這種情形,通常是因為我們不理解自己聲音狀態。聲音會受到個性、體型等等影響,當然聲帶厚薄長短也是其中一個因素,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套用相同模組,這也是表達或表演迷人之處。

套用模組比較簡單,但我不喜歡,感覺像是穿上不合身衣服,怎麼看都彆扭。當學員說出他們的期待,我的腦中就會迅速抓出模組,再根據他說話的狀態、樣貌、節奏,將模組塑形成他需要的樣子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612自在表達結業

表達結業~
小班制又都是熟悉的發聲學生,就是大家都很有默契,互動起來也很熱烈。

雖然以往表達課,已經很習慣同學們出的難題,印象最深刻的幾個,高一生練習回國中向學弟妹述說晚自習好處,法師的誦經練習等。但這次有同學拋出與不願對話學生對談的練習,瞬間內心苦笑,這根本已經不是單純表達了啊~還得先突破心防才行。

但既然學生出招,也只能接下。反正不論什麼表達,重點都在同理,任何情境都得「與聽眾同在」,隨時發出「邀請」,不時與聽眾互動,觀眾才不會分心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605自在表達第九期

以往帶演練時,也會要學生加入「互動邀請」吸引聽眾注意力,但這次又進一步延伸,試著讓學員將內心潛台詞加入,並說出來。

因為是馬蹄形教室,有三個方向,所以請他們設計三句不同邀請,類似運用相聲三翻四抖手法,幫助他們將情緒堆疊上去,讓下一句情緒自然脫口而出,完全不需要記憶要加重、延長這些技巧面,自然跟著呼吸及情緒走。

同學們驚訝於有這麼大差別時,我也意外發現,原來自己腦袋裡是這樣在操作的。那些沒說出來的潛台詞,就像快板節奏,即使嘴上沒詞,板也不能停,才能保持連貫。

每回專注看著學生操作,腦中自然會出現這些練習法,總在講解過程中,才意識自己又開發出新方法。對我來說,這些都很理所當然,若不是透過教學,為了讓學生能理解,我也不會放慢、放大自己的思考,找出彼此間的相同相異處,並具象化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529自在表達第九期

表達課進入後半演練課,同學們總會壓力山大,有人說,站在台上,腦子會瞬間空白。

這幾堂殘酷舞台,對他們是種考驗,對我則是場隨堂測驗。如何在聽到學生設定的場景,以及拋出的內容後,快速幫他們找出調整方向,並讓所有同學認同,是這堂課我覺得最刺激有趣的部分。

每個人在這週都得準備三十秒到一分鐘的內容,並設定好場景、人物間的關係。除了台上講者,我與台下同學,也得角色扮演場景內的群眾,每個人都得入戲。入戲是為了快速說出最直覺的聲音感受,讓台上講者理解台下聽眾的觀感與想法。很直接也很殘酷,但也是最真實的回饋。所以我前三週已不斷在鋪墊,好讓他們今天能快速進入。

只做數據報告的公務員、誦經的法師、與叛逆青少年對話的老師、不怎麼喜歡卻要真心推薦,各種小說般的人設,從每期學員口中說出,彷彿就像一幕幕戲劇場景,我得讓台上演員理解當下需要的聲音情緒與狀態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522自在表達第9期

發現寫完表達書,教學邏輯加強不少,這期表達課節奏更流暢,也更細緻了。

畢竟講義裡的這篇文章,可是在表達書裡將每個字詞作了完整畫面拆解。原本想說挑幾句出來說明解釋就好,編輯竟然說,老師你得詳細說明,給大家一個範本啊!

當時完全不想面對,一直到全部寫完,才回過頭補了這一小節。花了三整天時間才完成。雖說聲調那邊也挺麻煩,但這裡卻是表達書最累人的部分。

課堂上因為有同學演練,出現不少寫作時沒注意到的細節,這期特地錄影,就為了到時再把這章節補充得更詳細一些,到時又有得忙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0515自在表達第九期

表達課裡,我最喜歡畫面感了。因為畫面感代表著聲音細膩度,能讓聲音展現出豐富層次。

在戲劇或曲藝表演裡,學到最多的是情緒、情境,包括當年跟著文彬老師學快板,我問為什麼這邊要這樣呈現,通常也是得到情緒或情境方向的回答。

有次上英文會話課,同學說他喜歡mountain climbing,我腦中浮現出上山、下山的畫面,不禁想著,中文也有這樣的畫面嗎?說著「爬山」,看見登上高山頂的人,不禁莞爾,中國人爬的是高山,而且上山頂就不想下來了。

回家後,我把之前背過的快板段子全翻出來,我看見了一齣齣動畫。原來以前死記硬背,跟著老師們唸唸唸的內容,全都是畫面呈現。彷彿發現新天地,開始瘋狂分析理解每個畫面意義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教孩子最大的挑戰,就是如何讓他們即使不知道為什麼,也能快速做到我希望他們達到的狀態。尤其自從發現舌頭位置偏差情形增加後,一直在想方設法,找出快速讓學員理解正確換氣的練習。

今天的孩子是來練朗讀的。姐姐速度穩定,但容易因為換氣不順,字音變弱或滑掉;妹妹則是會飆快車,導致吃字或字音不正確。

下週就要比賽,沒時間慢慢來了,有時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有這些神來一筆,突如其來的靈光乍現,一人發一支攪拌咖啡的木棒,要他們用門牙輕咬著唸。

老師的這些奇思妙想,總會換來孩子不明所以的神情。妹妹還嚷著會滑掉,我請他用手扶木棒,不能讓牙齒離開木棒,也不能讓木棒翻倒。利用木棒讓他們的舌頭回到正確位子,強迫運用正確肌肉說話。

我問姐姐,有沒有發現哪個字需要吸比較多氣?請他把那些字標注出來;再問妹妹,有沒有哪些字需要比較用力?也把那些字標注出來。果然咬字換氣正確順暢許多,只要再幫他們找出忽略掉的地方,或是提點一下,同一句有兩個字需要提高或連續吸氣的句子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20240509自在表達第九期

一年一期的表達課 ,明明講義內容都一樣,教學方式卻每年都不同。

尤其前一期表達課 已是三年前,加上表達書的完稿,覺得今年自己整個大進化!又開發出好幾個新方法,邊教同學練習,邊在心裡稱讚自己怎麼這麼棒。

輕壓臉頰帶動臉跟上唇力量,讓張嘴說話更容易;畫圈說話不僅練唸字,還能練習加上呼吸圈。由於這期都是上過發聲的學員,已結業並自行練習一段時間,基礎掌握都挺不錯,才能帶著他們做變化型,儼然成為發聲進階課程。

雖然 表達發聲沒有練習順序,不上發聲課也能學表達,但若有紮實的發聲基礎,的確能夠更快掌握基礎表達意涵。以往幾期都有沒上過發聲的同學,所以還是得從基礎帶,但今天直接從發聲基礎幫他們變化加成,幫同學們找到發聲練習與表達技巧的連結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位學生在對話時眼神容易飄移,因此帶了看鏡子練習,也順便說明注視他人的方法,幫助他穩定聲音。

之前總會帶學生觀察注視上半臉、下半臉的差別,後來進一步發展成,讓眼睛不疲累的轉移焦點,不讓對方感覺眼神飄移。

一開始只在上半臉打轉,這天突然福至心靈,帶學生做類似鏡頭拉近拉遠的注視練習。大概因為最近瞠目練習時,都會帶學生感受看遠方的眼珠力量,從這裡延伸出的靈感吧~

講完以後,默默在心裡稱讚自己,很開心又把注視練習,提昇到更細緻的層次。但同時也默默覺得好笑,明明自己平時都有這樣做,但怎麼到現在才想到要這樣教學生。也許就是因為平時不自覺就在做,所以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吧!

就像那時教道發音,若他沒有要我證明為什麼這麼唸,我也不會用好幾週時間,研究我的舌頭跟別人舌頭,動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,更不會發展出一整套的舌頭練習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年有一次百人大型主持活動的學員,這時間總會來「臨時抱佛腳」,調整演練主持稿。

因為疫情,隔了三年沒練,他說怎麼好像覺得自己退步了。我問他記不記得第一次來是什麼模樣,還把2015年第一次上課錄音檔找出來,播給他聽。那時的聲音低沈,完全沒有聲音節奏,更遑論情緒了。現在的聲音其實還是不錯的,只是畫面感不見了。

疫情前最後一次上課,因為呼吸、語調已漸趨自然,我開始幫他加入畫面,讓聲音更富有層次與情感。三年疫情未練習,這部分被遺忘了。

不過也不意外,這其實是表達學習的「過場」,稿子練熟以後,就很容易進入「唸稿」階段,因為熟悉順暢,就希哩呼嚕一路通暢唸到底,忘記要關心有沒有進到聽眾耳朵裡。

介紹來賓,有沒有真的將視線轉移到對方身上?表示感謝、喜悅、虔誠,有真的感受並做出那般情緒?帶領台下聽眾動作時,有「看見」過程需要的時間?說出龍年祝賀詞,是否看到龍在天空飛舞的流暢身形?講到「大家」、「各位」,真的有擁抱全場?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自從跟艾美講聊了同步呼吸這件事後,聽了節目來找我的口譯員,大多會詢問這件事,有的是覺得跟他們學習到的有衝突,有的是覺得要完全同步講者很困難。

​同步呼吸並不是完全跟講者一模一樣,除非是要完全模仿某個人物、角色,否則,很少會做到完全同步,這是首先我要釐清的一個迷思。

也許將同步呼吸稱為「同頻」比較合適?看電影、戲劇時,我們也不需要跟裡面的演員完全同步,但自然就會跟著演員呼吸節奏走,我們還是用自己的節奏在呼吸,只是例如演員比較激動,我們的呼吸速率可能會跟著快一點。每個人的呼吸、說話速度、節奏、音高,都不盡相同,呼吸同步有點類似交響樂團,所有樂器都走同一大調,和諧演奏出一首曲子的概念,又或是接近一起合唱的概念。

會跟艾美講聊到這,是因為我提到有次聽講座,翻譯是男性,他把聲音提到跟女性講者一樣的位置。這裡我要說明一下,並不是說男生跟女生,就一定是男生聲音要提高,就以我聽的那場講座為例,是因為第一位翻譯他壓低聲音,沒有在正確發聲位置上,所以聽起來自然跟講者有差距。

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兩位翻譯跟講者都是中音偏高的人,即使性別不同,對一般人來說,可能會覺得女性講者聲音比較高,但對我來說,男聲女聲都是一樣的,我聽的是發聲方式跟共鳴位置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幾年未見的學生發訊息來,說最近又要主持大型活動,想找我上課。覺得疫情過後,聲音又變得不太清楚,也比較難帶著笑容說話,尤其戴著口罩。

果然是臉頰力量失衡了,左半邊臉完全沒有肌力,自然說話覺得吃力。臉頰力量減弱,導致下巴橫向口型明顯;上唇力量集中在中央,形成噘嘴口型,讓聲音變悶;也因為口腔空間變窄,舌尖用力,咬字就容易不清楚。

疫情這幾年,這問題越來越常見,雖然這位學生有發現聲音不太對勁,也知道自己的臉似乎有些怪怪的,卻沒察覺左右兩半邊臉力量不平衡,因為我們很少會仔細觀察比對左右兩半臉。

我剛開始教課那幾年,這位同學第一次接下年度大會主持,發現自己跟另一位搭檔聲音有些落差,對方比較有經驗,所以說話流暢度、台風什麼的相較好很多,所以趕緊找我救援。從此一試成主顧,每年到了這時間,他總會來找我做主持稿演練,第一年只能調整呼吸、節奏,用較生硬語氣做出層次,慢慢已能加入情感,不僅只是說出台詞而已。

疫情期間幾年未見,又稍微退回當年笑容生硬模樣,除了戴口罩的影響,當然也是疏於練習的關係。這次教了一些最近學到的新技巧,又重新複習之前的練習,下課時總算找回之前練成的狀態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說話技能課20231112

每回帶兒童情緒課,在如何拿捏學生暴走程度上,總是費盡心思。若約束他們太多,情緒張力容易放不開;但若讓他們跑馬,課堂秩序會一發不可收拾。

解放情緒最麻煩的是,孩子玩起來就會故意亂喊亂叫,必須很明確讓他們知道,這樣的聲音會讓觀眾不舒服,即使他們還是想暴走,也得非常堅定的要求在正確規範內重新演練,絕對不能放任他們鬼吼鬼叫瞎搞。

若班上同時有放不開跟暴走很兩極的孩子,除了不斷幫情緒過大的孩子拉回來,還得關注放不開孩子的承受廣度。練習邊笑邊說話時,發現平時認真文靜的孩子,眉頭緊皺,我試著降低練習難度,再請他試試,這時他表現出一些不同於平常的肢體語言,我輕聲問他,你可以嗎?他說,不可以。我說好,沒關係,就先這樣。直接帶大家進入下一個情緒,後面的練習因為複雜度跟張力沒這麼大,他就又重新跟上了。

就在我跟這個孩子一來一往間,旁邊可熱鬧了。一穩定好這個孩子,馬上回到其他孩子現場,把他們拉回練習裡,時不時還得關注高年級青少年,有沒有露出無聊神態。每次帶情緒解放課,就會覺得自己很像牧羊犬,四處奔走的把孩子往學習方向聚攏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通常客服聲音訓練課程,我最後總會以「我愛你」練習結尾,因為「我愛你」的情緒,很適合用在第一次陌生開發。今天又把「我愛你」做了一些改良進化。

若能把與客戶交流,想像成與喜歡的對象聊天,第一次見面若太過熱情,可能會把對方嚇跑,所以會有些小心翼翼,卻又渴望與對方聊天。期待與客戶成交或達成交流共識,不也很像這樣的歷程嗎?有了這些基礎,再將對方放進心裡,最後加上放鬆不將硬的肢體,就不容易結巴、緊張、字不成句了。

HR最後的總結「其實說話就是要把身體打開」,讓人感到整場練習都沒有白費。

每回做企業短講,就像是腦力激盪,我還是比較習慣深度細緻的演練,所以早期對短講總是心生畏懼。後來慢慢接觸越來越多單位,加上帶講師,以及自己對聲音連動的體悟,開始理解短講跟教練課的差別。如何在最小練習量中,達到最基礎的表現效果,最好是不需要思考,也不會太累就能做到的最好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1029說話技能課

雖然開始的伸展還是唉唉叫了一下,但今天很明顯身體都放鬆許多,沒有人痛到哭出來了。儘管也還是嚷著想坐椅子休息,但在休息時,祐昌老師問有沒有人想學倒立,所有人又都點頭圍攏上前,努力照著老師教的練習。

雖說偶爾有人還是會偷懶一下,但該練習的都不馬虎,還會在老師調整其他同學時,在一旁自己練,甚至發現有人偷懶,還會跟老師報告,督促同學加入練習行列。

一開始祐昌老師跟他們說,我們玩個遊戲,還有人說,這是練習不是遊戲,然後不是很情願的跟著做,但練到最後的十三響,似乎真的玩上癮了,竟然還很有元氣的,跟著老師一起大聲喊動作口號。放學時的蓬勃朝氣,完全不像被操練了兩小時,甚至還有人問,是不是之後都沒有祐昌老師的課了,感覺真的很喜歡這樣的練習,挺好。

原本凸著肚子、繃緊的上身,都解開了,搭電梯時,我問一位原本很緊繃的同學說,上完課是不是覺得很舒服,他點頭。謝謝祐昌幫忙打開孩子的身體,接下來就由我們來打開他們的聲音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週日是祐昌老師的課,跟他報告了一下這班孩子的狀況,每位孩子都講了一輪,因為是學期課程,尤其許多孩子都是上完營隊課程進來的,對他們的個性、學習狀況都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。

我們自己的講師、助教群也是,每天營隊結束,若家長有什麼反應,或孩子有什麼狀況,都要當下提出讓每個人知道,方便所有人都能掌握課堂節奏,減少狀況發生。

剛開始教聲音課時,最喜歡芯怡當我的助教,因為每次走進教室,他就會過來告訴我第幾排哪個人是做什麼工作的,他來是因為想學什麼,提早來的學生幾乎他都聊了一輪,基本狀況都問個清楚明白,邊聽他報告,我腦子裡邊轉著該修改的流程,以因應這班同學需求,上課的壓力頓時少了許多。

所以課前、課間我都喜歡跟學生聊天,不管兒童還成人,尤其外邀課程,若有高階主管願意陪聊,更是求之不得,因為他們常會說出接洽窗口也沒提到的關鍵訊息。要是沒人可以聊天,就坐在旁邊看學員互動,從他們的聲音及談話中,找出有利於上課的任何線索。有次要幫櫃臺服務人員上課,我還提早到樓下櫃臺等候區,看每位窗口跟來訪民眾的互動。

因為我是個很需要透過瞭解減少緊張感的人,所以很習慣跟合作講師們報告學員狀況,好讓他們先做準備,學生也能有較好的學習品質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