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表達教學 (5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20231118輔大跨研所

感謝輔大跨文化研究所的再次邀請,很開心今天能跟大家分享聲音畫面跟聲調對說話清晰的影響。好久沒講這個主題了,有些興奮,我自己很喜歡這部分,但這算冷門主題,一般除非是有再次邀講或時數較長,才有機會提到。

大概因為最近表達書已近完稿,將這部分又好好整理思考一遍,覺得自己對於聲調及聲音畫面的認識與講解,似乎又進化了。寫書之於自己,就是一種融會貫通的功用,為了寫出別人能理解的內容,自己得對這些內容更瞭解才行。

以前在講聲調跟畫面時,總有個程序,就像小時候寫作文,一定要有個起承轉合不可。今天原本也是做了這樣的規劃,但卻在運用提肛跟放鬆上身起了頭後,突然靈感乍現,直接以這作為主軸貫穿全場,圍繞著口譯這個議題的需求,看似是將內容打散,但我感覺自己似乎是更知道怎麼連貫整合運用了。

上回講座是發聲基本功,今天的內容是表達基本功,所謂的基本功就是,不需要特別誇張做些什麼,就會有順暢的呼吸、自然的節奏、舒服的情緒,魔鬼總是都藏在細節裡,馬步紮的穩,想練什麼都行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幾年未見的學生發訊息來,說最近又要主持大型活動,想找我上課。覺得疫情過後,聲音又變得不太清楚,也比較難帶著笑容說話,尤其戴著口罩。

果然是臉頰力量失衡了,左半邊臉完全沒有肌力,自然說話覺得吃力。臉頰力量減弱,導致下巴橫向口型明顯;上唇力量集中在中央,形成噘嘴口型,讓聲音變悶;也因為口腔空間變窄,舌尖用力,咬字就容易不清楚。

疫情這幾年,這問題越來越常見,雖然這位學生有發現聲音不太對勁,也知道自己的臉似乎有些怪怪的,卻沒察覺左右兩半邊臉力量不平衡,因為我們很少會仔細觀察比對左右兩半臉。

我剛開始教課那幾年,這位同學第一次接下年度大會主持,發現自己跟另一位搭檔聲音有些落差,對方比較有經驗,所以說話流暢度、台風什麼的相較好很多,所以趕緊找我救援。從此一試成主顧,每年到了這時間,他總會來找我做主持稿演練,第一年只能調整呼吸、節奏,用較生硬語氣做出層次,慢慢已能加入情感,不僅只是說出台詞而已。

疫情期間幾年未見,又稍微退回當年笑容生硬模樣,除了戴口罩的影響,當然也是疏於練習的關係。這次教了一些最近學到的新技巧,又重新複習之前的練習,下課時總算找回之前練成的狀態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說話技能課20231112

每回帶兒童情緒課,在如何拿捏學生暴走程度上,總是費盡心思。若約束他們太多,情緒張力容易放不開;但若讓他們跑馬,課堂秩序會一發不可收拾。

解放情緒最麻煩的是,孩子玩起來就會故意亂喊亂叫,必須很明確讓他們知道,這樣的聲音會讓觀眾不舒服,即使他們還是想暴走,也得非常堅定的要求在正確規範內重新演練,絕對不能放任他們鬼吼鬼叫瞎搞。

若班上同時有放不開跟暴走很兩極的孩子,除了不斷幫情緒過大的孩子拉回來,還得關注放不開孩子的承受廣度。練習邊笑邊說話時,發現平時認真文靜的孩子,眉頭緊皺,我試著降低練習難度,再請他試試,這時他表現出一些不同於平常的肢體語言,我輕聲問他,你可以嗎?他說,不可以。我說好,沒關係,就先這樣。直接帶大家進入下一個情緒,後面的練習因為複雜度跟張力沒這麼大,他就又重新跟上了。

就在我跟這個孩子一來一往間,旁邊可熱鬧了。一穩定好這個孩子,馬上回到其他孩子現場,把他們拉回練習裡,時不時還得關注高年級青少年,有沒有露出無聊神態。每次帶情緒解放課,就會覺得自己很像牧羊犬,四處奔走的把孩子往學習方向聚攏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通常客服聲音訓練課程,我最後總會以「我愛你」練習結尾,因為「我愛你」的情緒,很適合用在第一次陌生開發。今天又把「我愛你」做了一些改良進化。

若能把與客戶交流,想像成與喜歡的對象聊天,第一次見面若太過熱情,可能會把對方嚇跑,所以會有些小心翼翼,卻又渴望與對方聊天。期待與客戶成交或達成交流共識,不也很像這樣的歷程嗎?有了這些基礎,再將對方放進心裡,最後加上放鬆不將硬的肢體,就不容易結巴、緊張、字不成句了。

HR最後的總結「其實說話就是要把身體打開」,讓人感到整場練習都沒有白費。

每回做企業短講,就像是腦力激盪,我還是比較習慣深度細緻的演練,所以早期對短講總是心生畏懼。後來慢慢接觸越來越多單位,加上帶講師,以及自己對聲音連動的體悟,開始理解短講跟教練課的差別。如何在最小練習量中,達到最基礎的表現效果,最好是不需要思考,也不會太累就能做到的最好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1029說話技能課

雖然開始的伸展還是唉唉叫了一下,但今天很明顯身體都放鬆許多,沒有人痛到哭出來了。儘管也還是嚷著想坐椅子休息,但在休息時,祐昌老師問有沒有人想學倒立,所有人又都點頭圍攏上前,努力照著老師教的練習。

雖說偶爾有人還是會偷懶一下,但該練習的都不馬虎,還會在老師調整其他同學時,在一旁自己練,甚至發現有人偷懶,還會跟老師報告,督促同學加入練習行列。

一開始祐昌老師跟他們說,我們玩個遊戲,還有人說,這是練習不是遊戲,然後不是很情願的跟著做,但練到最後的十三響,似乎真的玩上癮了,竟然還很有元氣的,跟著老師一起大聲喊動作口號。放學時的蓬勃朝氣,完全不像被操練了兩小時,甚至還有人問,是不是之後都沒有祐昌老師的課了,感覺真的很喜歡這樣的練習,挺好。

原本凸著肚子、繃緊的上身,都解開了,搭電梯時,我問一位原本很緊繃的同學說,上完課是不是覺得很舒服,他點頭。謝謝祐昌幫忙打開孩子的身體,接下來就由我們來打開他們的聲音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1015說話技能課

久違的孩子身段課~很久沒帶孩子長期課,身段課已是久遠記憶。由於之前深切感受對孩子體態調整的幫助,所以這次特別請祐昌抽空,安排了兩堂課。

這麼多年沒看孩子練習,有種小孩們變弱的感覺。尤其前面暖身的伸展,竟然有孩子說腳好痛,而且還哭了!明明就只是一個基礎且簡單的動作啊!雖說孩子並沒有抗拒練習,而且很快恢復平靜,但我內心實在受到不小震撼。而且祐昌帶的練習跟過去相較,簡單許多,我以為是這幾個孩子特殊,祐昌說在其他地方也都這樣。

這幾年跟家長間的互動,以及營隊、一對一與孩子的交流,有注意到現在孩子的確身體比較緊繃,所以對聲音有很大影響,但我沒想到這麼嚴重。今天從旁觀察孩子們動作,發現已不僅是緊繃而已,有些根本是基礎體適能出狀況了。重點是,他們才十歲啊!怎就有三十來歲中年人般的身體?

不過這班孩子們挺乖巧,雖然一開始練習哀嚎不斷,也直喊著要休息,但也還是隨著老師的節奏一步步跟上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週日是祐昌老師的課,跟他報告了一下這班孩子的狀況,每位孩子都講了一輪,因為是學期課程,尤其許多孩子都是上完營隊課程進來的,對他們的個性、學習狀況都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。

我們自己的講師、助教群也是,每天營隊結束,若家長有什麼反應,或孩子有什麼狀況,都要當下提出讓每個人知道,方便所有人都能掌握課堂節奏,減少狀況發生。

剛開始教聲音課時,最喜歡芯怡當我的助教,因為每次走進教室,他就會過來告訴我第幾排哪個人是做什麼工作的,他來是因為想學什麼,提早來的學生幾乎他都聊了一輪,基本狀況都問個清楚明白,邊聽他報告,我腦子裡邊轉著該修改的流程,以因應這班同學需求,上課的壓力頓時少了許多。

所以課前、課間我都喜歡跟學生聊天,不管兒童還成人,尤其外邀課程,若有高階主管願意陪聊,更是求之不得,因為他們常會說出接洽窗口也沒提到的關鍵訊息。要是沒人可以聊天,就坐在旁邊看學員互動,從他們的聲音及談話中,找出有利於上課的任何線索。有次要幫櫃臺服務人員上課,我還提早到樓下櫃臺等候區,看每位窗口跟來訪民眾的互動。

因為我是個很需要透過瞭解減少緊張感的人,所以很習慣跟合作講師們報告學員狀況,好讓他們先做準備,學生也能有較好的學習品質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0917說話技能課

好久沒上帶狀基礎課程了,感覺帶當年的少年團,或廣福、長安孩子們紮實練功,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。暑期營隊總是得快速帶出個結果,只能做大塊練習,學期課能玩的東西比較多。

因為要幫他們複習上週快板,就順著「答嘀空」中輕重的聲音特性,將這三種力量帶入說話中。既然發展出原則,就得有練習方法,高拋球是輕,蓋印章是重,因為第一個字需要提高,所以就用直拋球,還可以讓他們知道,如果過度用力殺球,就會像罵人一樣不好聽,練習控制第一個字的穩定。又開發出新方法了,邊帶孩子們練習,邊在內心稱讚自己好棒棒。

層層見喜也是好久沒用了,這段子用在咬字切詞以及斷句練習上,有極佳功效,當然還得搭配文彬老師發展出的變化式。一開始練數字,大部分孩子都會覺得很累,畢竟重複性太高,但只要開始寫上「皮卡丘」、「哆拉A夢」,再要他們套入層層見喜規則裡,興致就上來了!每層數字都還沒練習,都爭先想練習句子,練個三句也不嫌累!

邊笑鬧著邊提醒著他們聲音提高、穩住、斷句停拍,下課時聲音都有變得比原本好一點了,一直想下課的孩子,也都忘了時間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聽客戶說明公司屬性,以及他們在工作上會遇到的困擾,一邊筆記,一邊說明我會以什麼方式帶課,並簡單示範會怎麼以聲音演示。客戶提到他們有處理客訴電話的需求,我腦中迅速掃過之前去過單位的各式應對案例。

不知道是不是客訴案例特別有共鳴,每回講到這部份,大家總很踴躍舉手發問。這時我會請他們演示遇到的情況,因為聽到聲音我會很快速的直覺找到對應情境,直接用聲音示範剋敵致勝之法。

我挺喜歡現場的學員出題,因為這部份跟他們切身相關,大家會特別熱絡,不斷丟問題出來,逼的我必須不斷思考為什麼。像是戰場上的直接交鋒,刺激又有趣,我挺享受這種必須全神貫注解決問題的感覺。

分析跟說明都是開始教學以後,慢慢學著運用聲音理論代入的,因為得讓學員知道該怎麼做,但我自己通常聽到聲音,就能反應過來。明明平常也容易激動或大小聲,但面對客戶時,卻會自動轉入「工作模式」。

也許是因為對聲音跟聽覺敏銳度算高,又是情緒高感人,之前在劇團工作時,在客戶應對上還算擅長。印象最深刻的是,有次我去探班,結果有位觀眾因為帶了小孩,卻沒幫小孩買票,硬在那邊說,看電影小孩不用買票,為什麼看舞台劇需要?偏偏當天滿場,已經沒票可以賣,我看到這種情況,直接說我來,幫忙接下這位客人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說話聲音穩定許多,除了開心激動起來,還是會跑回原本偏高的聲音以外,不管演說還跟我聊天,整體協調跟力量都很不錯,看來第一堂教的發聲,都有認真在練習,蠻好的。第二堂課帶了聲音情緒及畫面,今天則是要加上動作。

孩子在做動作時,最常發生的就是動作或手勢只比一半,手也軟趴趴沒力氣,這孩子也有這樣的問題,不過他很肯練,也很有自己的畫面跟想法。而且我丟出的問題,他都會認真思考並且回應,尤其上堂課的情緒畫面訓練,經過我的提示,他總能很快從日常生活感受中,連結應用到演說內容裡,帶到這種學生總會想盡可能的給他們更多。

今天先說明並帶練基礎動作原理,像身體的打開、側身的面向,如何不移動位置也能有走步感,怎麼讓動作呈現低中高,或是左中右等,有層次的感覺。因為互動良好,可以練習很多稿型,細緻講解了重疊句的動作變換,甚至運用動作製造情緒反差,讓聲音情感更飽滿,也練習了許多抽象概念的動作發想。

雖然教過不少孩子演說技巧,似乎是第一次講這麼細節。尤其經過我一提醒,他自己也能舉一反三,挺好的。第二堂課結束時,我叮嚀他回家練習,要先穩定聲音再加情緒,今天整個聲音果然又比上次穩定很多。結束時我告訴他,不管以後還會不會參加演講比賽,只要記得平時說話,也保持這樣的聲音,如果連開心激動時都能維持就更好了!這樣至少到八十歲聲音都會很好,他很開心的點頭說好。

教到認真練習又機靈的孩子,心情總會很好。已經很久沒這麼細緻的帶孩子練聲音技巧了。雖然他一直說進複賽很累,希望拿十七名就好,就不用再集訓了,但我還是八股的跟他說,這些都是磨練,未來都會用上的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位學員聽力很好,馬上就能聽出我示範的差異,而且很快抓到感覺練習。遇到這樣的學生,我總會輕鬆許多,通常也能給比較細緻的內容,不需要在基本技巧糾纏太久。

因為他有大場簡報需求,依慣例我們來到大教室拋球,講到一對多、聽眾在不同位置的聲音狀態,透過拋球,讓他知道不同距離、不同方向的聲音力道。平常帶這塊,大概講解到將聽眾分成九宮格就很多了,但因為他吸收很快,我又多講了一些從點切換到面的技巧,雖然自在表達課我也會講到這部份,不過這次加上了球,聲音軌跡更實象了,我彷彿看見了聲音的多點散射跟躍動,似乎抓到了什麼,我感覺自己又進化了。也許年底的表達課,可以讓學員更簡單的掌握這部份技巧,需要再思考一下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口語八月班

每回孩子們的成果發表,我總會在一旁也提著一顆心。其實不只是孩子的成果發表,之前帶樂齡演出時也會,我總覺得自己比學生還緊張,但看到他們即使出現一些小失誤也能臨危不亂的繼續完成,或是出乎我意外的把聲音更好的放出來,或是穩定度反而更高了,我都會很開心。

尤其這班花了點時間微調他們的聲音,試著讓他們緊繃的身體放鬆下來,聽到原本有點吊高尖嗓的兩個大孩子,聲音都回到平穩厚實狀態,不管家長聽不聽得出這細微變化,至少看見他們因為聲音改變展現出的自信,就覺得值得了。

有時覺得教他們如何面對緊張,其實也是在對自己喊話,提醒自己不要老是想起第一次上台的「腦死」狀態,老被困在當時的陰影中。也許在帶著這些孩子找回上台勇氣的同時,我也在面對自己的恐懼,期待自己可以更勇敢一點。

課程結束明明還有不少事要做,卻默默開始收拾起辦公室。成果展用的物品、說畫的材料道具,暑假的辦公室跟戰場一樣,一角的倉庫成了需要翻山越嶺才能進去的地方,忍受了兩個月,東西又全都回到櫃子裡,恢復往日清爽,感覺真好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口語八月班

昨天開始練習背稿上台,害怕忘詞、講錯的焦慮,慢慢浮上檯面,雖然前兩天就有不停「洗腦」不要害怕失誤這件事,但要讓他們放下恐懼,必須讓他們相信我、相信自己、相信其他同學、相信週六來的觀眾們。光相信還不夠,還要真的能做到,所以要增強即使忘詞也能想起來的能力、萬一出錯也能冷靜完成的精神力。

我自己覺得,練習上台其實也是在練習克服自己的恐懼,一個人孤單的站在台上,面對台下這麼多雙眼睛,總覺得每個人都用審視的眼光在看自己。不管是故意搞怪、脫口而出的慌亂、手足無措的抓褲子衣服、假裝自己很HIGH、忘詞就看老師,都是心虛或不相信自己可以的表現。前幾天的基本能力建構起來了,這兩天就是建構自我信任的重要階段。

至於能要求到什麼程度,哪部分應該先放掉,讓學生有點信心跟自由,總要聚精會神拿捏尺度,上完課莫名疲累。可是看到他們努力想完成的模樣,一天比一天放鬆的身體,就會很想陪著他們一起走到最後。

兒童營隊課程小學生的說話技能課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口語表達營八月班

今天稍微改變了一下上課內容,七月那班如果說是教的比較深入,這班可說是修正了一些教學方法。

因為這班都是國小生,七月那班一半國中生,雖說兩班都很認真,但學習模式稍微有些不同,加上昨天我發現,這班同學對於練習充滿好奇,雖然每班都會發出「啊?」的疑問,但這班的眼神不同,似乎每個練習對他們來說都很新鮮有趣。

感覺有點回到以前在廣福教課,我想到什麼新方法,就會讓廣福的孩子們試試,如果他們覺得很有趣,或聽指令就能做到,就表示我想出來的新方法是有用的,可以在大人身上執行。

這班有個女生共鳴很漂亮,就是少了紮實度;另一位女生聲音很好聽,卻因為挺肚,聲音變得很微弱;有兩位男生明明聲音就很好聽,卻因為過度挺胸,導致聲音提高變薄。其實這班聲音整體都很不錯!就是每個人都少了點什麼,今天幫他們調整聲音時,發現幾乎都是挺肚、挺胸惹的禍,剛好進度有些超前,多了二十分鐘左右,索性加碼全班都來貼牆站好,一個個幫他們修正身形,還要他們寫進作業欄,寫上自己容易出現的狀況,回家好好練習,還規定一天要做兩次,放學時還再叮嚀了一下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口語表達營八月班

忙碌的暑假總是過的飛快,忙完一個營隊接一個營隊,還來不及喘口氣,轉眼暑假已經準備結束,今天迎來最後一班學員。

這班的聽力還不錯,竟然一開始就有人說我聲音聽起來很中性,通常都只會說比較大聲、有起伏,讓我挺驚喜的,所以示範了一些聲音的變化,多做一點解釋。而且今天我問有沒有人願意示範,竟然有位同學舉手,而且很大方的出來幫忙示範,青少年班有這種主動的同學,總會讓我感動流淚。

2023口語表達營八月班

就連要他們開合跳,全班都很配合,還跳得挺開心。有幾位同學不管我說什麼,都會很開心的笑,而且問問題,都有人回答我,還不只一個。我最愛這種有回應的班了,所以今天不小心超過五分鐘才下課,因為忍不住多教了一些,差點兜不回講義上的內容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說書故事營八月班

說書故事營不是我上課,所以我總在課程中間進教室。這班同學都會熱情的打招呼,說「老師你來了」!第一次遇到這麼愛拍照的班,除了跟講師大合照要換好幾個姿勢,連最後上台說幾句話的我,也要上台來拍一張。

不過雖然他們平時活潑度爆表,上台還是挺緊張的。今天排練時,有位同學一直忘詞,還會緊張的不停脫口而出「啊,不對」、「呃呃呃」這些內心小獨白。看他身體緊繃的模樣,我帶著他到教室一角練習,他突然哭喪著臉說,為什麼別人十分鐘就可以練好,我卻需要練八小時!我愣了一下,才想到是剛才一上課,老師問大家稿子背好沒,有同學說十分鐘就背好了!

看他一副委屈到快哭出來的模樣,我說,雖然花的時間比較久,可是都會成功的話,也沒什麼不好啊。他又懊喪的說,可是我都背不起來!這部份就我的專長了,教了他幾個背稿小技巧,做了用畫面連接台詞的方法,再讓他練習一次。這次雖然還是有些小卡頓,或有些句子漏掉、倒裝,可也是個完整故事。我說,你看,雖然花的時間比較久,還是完成啦!而且有了這些技巧,下次就會更縮短時間了,是不是感覺很棒!他點點頭。

看不到盡頭的努力真的挺可怕的,尤其周圍的人好像都比你厲害很多,自己還會把別人的厲害放大好幾倍,覺得自己怎麼這麼沒用。真的很難不這麼想,我也常有這樣的念頭出現,但我總相信,只要找出失敗原因,不要再犯一樣的錯,就會像愛迪生一樣,做出燈泡的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昨天說畫成果展,應學員要求學了狗叫、貓叫,有家長說,好像!媽媽說孩子會要我模仿,是因為他拿IG上我的模仿影片給孩子看,小孩看了很喜歡,說要來上課。後來又加碼模仿了幾個卡通人物,孩子才願意說再見離開教室。

從小我就挺擅長模仿,上課時也常用動物叫聲帶大家作聲音演練,一來簡單好上手,二來同學們也總會說好像,瞬間感受到上課專注力提升不少。尤其學公雞叫有點像炫技,除了要攀高音,還要做出特殊共鳴感,總能得到不錯效果。

以前我總喜歡走到我家田邊,跟著青蛙們一起共鳴,跟Keroro軍曹卡通一樣;到我姑姑家,也會蹲在雞籠前模仿母雞跟公雞;有個親戚家有養羊、養豬,我也都會模仿豬、羊叫聲,有次跟小羊互叫好久,直到母羊把小羊帶開為止;路上看到貓,我也會喵上幾句;到山裡或動物園聽到動物叫聲,也總會試試能不能發出那樣的聲音。跟著牠們一叫喚,就像在跟這些動物聊天一樣,雖然聽不懂牠們在說什麼,但我很喜歡牠們停下並側耳仔細聽的模樣。

【延伸閱讀】:如何模仿公雞叫聲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說畫故事營

繪本課算是我們所有兒童營隊裡,最靜態的部分了。再怎麼活潑好動的小孩,大半時間也都會專注在繪本創作上,即使是不愛畫畫只是很草率完成的孩子。

很有趣的是,每班都會有「群聚效應」,像八月這班同學都搶著要車子,都喜歡城市;有一班好幾個人都想去日本,甚至要住在那裡;有一年出現好幾個未來廚師,或是同時有不少科學家。聽著他們的夢想,有時真的會忍不住笑出來,有些很高大上,像是要當太空人搭火箭的,或是要當發明什麼厲害東西的科學家;有些卻很樸實,想當開車司機,或只是想住在鄉下。

很喜歡看他們充滿無限創意的繪本,想著小時候的我,腦子裡也總是裝著奇思妙想。儘管我試圖讓長大的自己還能保持像他們一樣無邊際的想像,但許多時候還是被現實給束縛著,只能偶爾靠故事書、動畫、電影或科幻小說,鬆動長大後僵化的腦袋,我希望自己一直都能是個愛作夢的孩子,對世界充滿著無限好奇與想像。

今天才在跟玲瀞老師說,這班比七月活潑許多,也比較愛打打鬧鬧,可是感情都很好,雖然偶有小爭執,卻不會演變成吵架。而且我很喜歡這班的樂於分享,每次有人拿出零食,就會問有沒有人要吃,然後很大方的分給想吃的每一個人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次上發聲課,尤其一對一,同樣的動作總會重複好幾次,尤其遇上仔細的學員,更是要示範他們現在模樣與正確狀態的比較,詳細說明需要觀察哪些地方,要增強或放鬆哪裡的力量,讓他們理解該怎麼回去練習,在帶他們練習的同時,自己其實也練了好幾回。

每到暑假,就會覺得成人課特別可親,學員總會主動問問題,有不理解的地方馬上發問,希望能得到更詳細確認的回答,每個人都很認真上課練習。小孩課就得看運氣了,青少年還好,大多只要讓他們發現老師還算厲害,而且能給他們有用的練習,雖然有些還是厭世臉,但至少願意配合;中年級通常也只要讓他們覺得好玩,都還足以應付。

低年級一直以來都讓我覺得很棘手,若不是有玲瀞老師的繪本課協助,我大概不會想開低年級班。畢竟我們的課程不完全是遊戲,多少還是有些基本功練習,基本功這種東西,即使是設計過的,相對來說,總是沒這麼有趣。尤其有些孩子要他們寫字,就像要他們的命一樣,請他們完成什麼句子,就會得到「我有記得,不用寫」,「我覺得這樣夠了」的回答。但根本就沒有記得,句子也不成句子,只是零零落落的字詞而已,純粹只是不想做。

這時就得放大絕,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,搭配語氣,讓他們覺得如果只是這樣,別人聽不懂他說的內容,好可惜喔~再施以略帶施壓的誘拐,想辦法讓他們點頭願意配合,陪著一字一句完成,跟上其他同學進度,避免與其他同學落差太大。

教小孩挺像在打謀略戰,不同孩子還得用不同方式,這時就會慶幸我的口才、情緒、表情,以及跟孩子套交情的能力還算不錯,在兒童營隊完全派上用場。暑假總讓人覺得疲累感加倍,名符其實的魔鬼月。每年都很期待暑假結束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是虹汶的課,昨天上課前已經大致跟他說了學員的狀況,今天每節下課,也即時交流了個別孩子學習情形。

這是從以前就一直有的習慣,對我來說,維持一個課程的連貫與完整性是很重要的,我很在乎這部分,即使以前當助教,我也總會跟來上課的老師報告狀況,這也是之前文彬老師總是找我去代課的原因。一來是我很熟悉他的教學方式,我會直接用他的模式幫他代課,結束後也會跟他報告我做了什麼,學生大概有什麼樣的狀況,讓他下次回來時好銜接。

透過跟助教或其他老師們的討論,我也能看見在台上教學時無法看到的盲點,畢竟我無法時時完全關注到全場,我的助教們就是我的另一雙眼,就如同當時我在幫其他老師們當助教時,我總會幫助他們看見遺漏的角落。

以前在兩廳院當助理講師時,負責每天的第一小時及最後一天的成果展,後面兩小時其他老師的課,其實我可以去接其他案子,賺更多的錢,但我總是留下來看其他老師的課。當然那時有部分是為了跟課學習,但更多是為了從旁看學生們的學習狀況,幫助他們在成果展有更好的呈現。

後來做一對一家教時,能快速分析並掌握學員狀況,有部分應該也是當時的累積,能夠更多角度的思考並理解學員,找出最適合的方案。這樣做雖然比較花時間,但我就是喜歡多聽、多問、多看見,盡可能掌握全面訊息,給予學員完整的學習體驗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