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將淋浴間改成置物倉庫,買了布遮蓋起來,感謝芬蘭的全手工縫製支援。雖然挑了較薄紗布,但還是有點遮光,洗手檯這邊略顯黯淡。
原本想買個夾燈,簡單掛上方就好,但發現亮度不夠,也沒有自然光燈泡,決定採用USB燈板,直接貼在天花板上,光源亮度比較均勻。
除了廁所燈光問題,還補了一些筆筒、文具盒等小物品,這幾天不是跑特力屋、小北,就是文具店。昨天設計師送名片過來,順便定位吸塵器跟公佈欄,今天做了最後的打掃,忙亂了一個月的教室搬遷,總算大功告成。
今天正好元宵節,年節結束,新一年的新生活也開始了。
因為將淋浴間改成置物倉庫,買了布遮蓋起來,感謝芬蘭的全手工縫製支援。雖然挑了較薄紗布,但還是有點遮光,洗手檯這邊略顯黯淡。
原本想買個夾燈,簡單掛上方就好,但發現亮度不夠,也沒有自然光燈泡,決定採用USB燈板,直接貼在天花板上,光源亮度比較均勻。
除了廁所燈光問題,還補了一些筆筒、文具盒等小物品,這幾天不是跑特力屋、小北,就是文具店。昨天設計師送名片過來,順便定位吸塵器跟公佈欄,今天做了最後的打掃,忙亂了一個月的教室搬遷,總算大功告成。
今天正好元宵節,年節結束,新一年的新生活也開始了。
上週擺滿桌子,突然覺得教室好小,走路一直絆到白板架、撞到學生,好不習慣。這兩天撤走團班桌子,上一對一課程,教室突然又變得好寬敞。真是一間教室兩樣情。
尤其今天上發聲第二堂課,BOSU、瑜珈球、板凳、瑜珈墊、壺鈴,所有道具都搬出來,以前換一樣得撤一樣,現在可以擺滿桌子四周,從第一項繞著桌練到最後,還有空間可以練走路。唯一還不習慣的,就是東西擺放位置,需要時間適應。
這兩天做了最後的收納調整,終於整理完了~感動。
初五開工啦~
雖然第一次在新教室開工,有些手忙腳亂,但還是順利完成了!感謝大家今天的到來,每年這樣齊聚一堂,吃吃喝喝聊聊天,總是很開心~
打包、搬家、開幕、整理、開工、營隊,從一月中到二月中,就像遊戲解任務,壓著時間點,一個個想辦法過關。
總算迎來最後一個營隊關卡,希望仍能像前面每項一樣,順利完成。
剛才下高鐵出站時,非常認真確認怎麼走到我們教室。
指標還算明顯,從東出口出來後,一直沿著往「台北轉運站」方向走就行。只有最後一個指標突然轉向中間,可能容易弄錯,看來還是得找時間拍影片。最快找到我們大樓的方法,就是走京站一樓的Q2華陰街出口,正對面有7-11的大樓就是。
這幾天不斷更新官網交通資訊,台北車站地下街實在太過複雜,如何從板南線、淡水信義線過來,尤其松山新店線,直接走Y地下街,反而比搭到台北車站還快。
年前最後一天的整理,先到特力屋做最後需要物品採買。感謝惠華臨時支援,幫我載回抽屜櫃,辦公室箱子全數開箱歸位,除了事務機網路線還沒走牆外,全數物品都有新歸宿了,儘管還有些不適當的擺放,之後再慢慢做細節調整。
除了櫃子,還買了長壓條,將講台角落連接喇叭、音響、投影機,好幾條五顏六色的線,全藏起來。因為喇叭中間岔出,還切開一個小洞分出支線。前幾天特地買了把大美工刀,果然是明智決定。藏好線,再把機器後方線整理好。原本只有紅色音響線,投影機裝好後,還多了黃色延長線,整個就是色彩繽紛很刺眼!整完線,又測試一次喇叭、麥克風、投影,確認運作順暢後,特地拍照片傳給設計師,報告線已藏好,順便讓他看投影效果。
這兩天理了四組線,我辦公桌、行政辦公桌、錄音桌、大教室電腦桌。因為理線很花時間,所以每次需要把理好的線解開時,我總會默默嘆氣翻白眼,無奈蹲在桌下,慢慢一層層解開,再一層層收回去。我會盡量不讓線在地上,方便打掃,即使在地上,也會順成直線,方便稍微提起吸塵,這也是我們教室感覺都還蠻乾淨的其中一個原因。
教室是電梯出來第一間,不關門時,看起來好像整個走廊也是我們的,空間寬闊很多。若把正前方陽台門打開,再把教室陽台門打開,整個就很通風。
當初會選新生南路教室,也是因為電梯一出來就是教室。這是挑選教室的重點之一,儘管偶有學生找不到一樓大門,但總的來說,我已盡量選擇不易迷失的地點。
畢竟要找到裡面空間符合理想,又得在出電梯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,還是捷運方便的地點,而且符合預算,真的很不容易。在有限時間下,這間是最接近理想狀態的。
看著慢慢成形的空間,年後冬令營將會是第一批考驗,總是得實際上過課,才知道該如何調整。現在只能先根據之前上課狀況,整理出需要空間了。
正式招牌完成!雖然那天開幕的臨時招牌,很多人說很好看,但正式招牌還是閃亮許多。
正式招牌是用壓克力製作的,感覺比較立體,也比較引人注目(自己說)。臨時招牌是設計師幫我輸出後貼在紙板上,雖然本身LOGO設計很有質感,但整體來說,還是弱了點。
今天安裝投影機、演出布景、軌道燈,從十點到五點,一整個大工程,牽涉到電路就很複雜。
軌道燈亮起,整個就很有教室感,果然還是要白光混合黃光,比較有上課的氛圍,感謝師傅忙了一整天。原本兩圈軌道的燈,全集中在一圈軌道上,我們成了軌道燈富翁!之後的演出,每人應該可以打三盞燈,眼睛可能會睜不開。
早上到新生南路教室拆投影機時,順便將一樓看板拆回來。沒想到辦公室門上那條空格,長寬竟剛好能放,放上之後,感覺更有教室感了!設計師說,因為有了我們的顏色!飲水機剛好比電箱矮上幾公分;架子、書櫃大小也很剛好,像是為了這個場地量身定做的,新教室就是一個充滿剛好的地方!很棒!
為了明天的開幕,我把所有還沒整理的箱子,整齊的堆進了辦公室裡,將教室清空。看著有條不紊堆滿箱子的辦公室,覺得自己好會收納。
什麼都沒有,只擺滿椅子的教室,看起來也挺有模有樣的。
白板週一才能掛起來,軌道燈、投影機週二,只有喇叭掛在牆上,等一下把大教室電腦先組裝起來好了,至少明天可以放音樂。反正飲水機跟網路已到位,有水、有網路,招待客人就沒什麼問題。
先讓教室可以上課,下週再來慢慢整理吧~
整理第一天,換天花板。
有把自己買的天花板帶來真是明智,換上後整個音場感受就不太一樣!當初特別購置吸音材質,板子很厚實,這間原本的只是不到一公分的薄夾板。雖然拆裝都很辛苦,但非常值得。
因為材質是軟的,當初打包時,我們還特別將小紙箱裁兩半,以兩個紙箱、四個半邊,包裹四角,再以廢紙夾在中間,打包起來感覺又是全新商品,可以拿去賣了。
感謝三爺今天鼎力相助,將最難的部分完成,接下來就是瘋狂拆箱上架了。
順利將所有物品送入新教室,三十張椅子一字排開,加上成堆的箱子,瞬間塞爆整個空間。
上週的任務是完成打包,今天解鎖新任務,兩天內整理成能見客的狀態,週六開幕。現實on line總是比線上遊戲刺激許多。
儘管還有些工程下週二才能完成,心中已經打定主意,如果來不及整理完,就把還沒打點好的物品,先藏進辦公室,讓教室能夠見客就好。
八年前那次,所有東西都到位才開幕,這次,先開幕再慢慢到位。跟朋友開玩笑說,就好比生第二胎,總不像第一胎這麼講究。
又出現了一座山。
平常看教室東西也沒多少,沒想到裝箱堆疊起來,也是挺壯觀。
一週打包整理果然很瘋狂,尤其還得教課、跑文件流程,新教室也有不少事情要處理。這兩週光往返兩地,就耗去不少時間,只能慶幸搬的不遠,只有捷運兩站的距離。
搬家看似純體力活,其實也是考驗耐力的時刻。怎麼將物品恰到好處的疊進箱子,該從哪區開始整理,哪些東西裝箱、什麼該裝袋,以及易碎品的保護,在在都是學問。
今天先進行音響跟喇叭的搬遷,我問音響師傅,十坪空間裝六個喇叭會不會太豪奢了點?師傅笑說,這樣聲音比較平均啊。
的確是,來我們教室講課或講演的朋友,都說在我們教室說話,感覺不會太吃力,畢竟有六顆喇叭環繞放送音效的教室並不太多。
之前二十坪,六顆喇叭在教室裡並不太顯眼,今天吊掛上去,突然有種教室被喇叭包圍的感覺。儘管這麼小的教室,應該都不需要使用麥克風說話了,但還是需要模擬練習,而且總是需要放音樂、音效的。
今天只測試了麥克風效果,等週三電腦過去,再來測試音樂。
今天跟設計師到新教室討論物品配置。
八年前設計教室,是從無到有,所有物品是根據空間跟需求量身定做;這次是如何將原本教室物品,符合現在的空間運用。
雖說我很常搬家,也很習慣每到一個新地點,就重新規劃設計,但那是自己住的地方,沒有太多管線、設備問題。教室不一樣,投影機、白板得吊掛,音響、喇叭要裝設,還得思考燈要怎麼打,考慮桌椅動線、學生舒適度等問題。
我自己住的地方,即使房東原本給的燈不太亮也無所謂,因為我自己電腦桌上有個超亮檯燈,還有個立燈。但教室不行,除了窗戶光照、日光燈亮度,還會加裝黃光軌道燈,讓光線感覺比較溫暖。
只有白光感覺冷冰冰的,只打黃光又太心靈課程,不適合我們,所以當初設計了一圈軌道燈,除了讓上課的光線感比較舒適外,演出時還能集中打向舞台,營造劇場效果。
自從決定辦十週年茶會後,一直苦惱於要做什麼,不如就來講講一些不為人知的事吧!
花了兩個多小時,翻出當年設計LOGO與教室規劃的照片,竟然搞出將近七十張投影片,做了個豪華簡報。平時上課都不需要做簡報,辦個活動反而這麼累人。
十週年活動開跑~
除了線上抽獎外,這次還辦了一個紀念茶會。當初小編跟我說,應該辦個粉絲餐會,我想說到底是有誰會來?但後來覺得這建議也不錯,反正我們有自己的教室,就在教室裡辦個簡單茶會,跟朋友、學生、粉絲們聚聚,一起聊聊天也不錯,於是就有了9/8實體活動的規劃。
今天活動一公告,我們的手工皂長期贊助商愛緻集,馬上說要贊助七組手工皂,提供9/8當天抽獎,真的很感謝十年來的一路相挺。當天參與活動,我們也會直接致贈只送不賣的綠野仙蹤帆布包,給到場的每位朋友,表達對大家支持的感謝。
至於粉絲頁抽獎,自然是把我們所有週邊都拿出來,帆布包三個、筆袋十個,還有最受歡迎的小豬包三個,總共十六個獎項,小編提醒還有書可以抽,馬上又加三本書,最後搭個禮券湊滿二十,也算挺豐富。
查找報價單時,看到當時蓋曄幫我做的這張印刷品示意圖,大概說明LOGO放在各式文具物件上的狀態,我很喜歡這張照片。
當初LOGO設計,也是歷經一番波折。原本想跟故事劇樂部一樣,請我表妹協助,卻發現他的畫風不太適合。後來跟朋友介紹的設計師見面,只聊了半小時,我就確定他不理解我想表達的是什麼。
凱婷看我這麼苦惱,提到他小學同學在做工業設計,只是設計的東西比較抽象一些,但也許說不定反而跟我們很搭。就這樣我與蓋曄第一次見面,原本預定聊一小時,結果整個聊開,一見如故、相談甚歡,講了將近兩小時。
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,但不知道怎麼把語言文字轉化成圖像,那天聊完我就很期待蓋曄會給我什麼東西。第一次給了七張圖,我直接就挑出現在的LOGO,蓋曄說,我也覺得你會選這個。
看到我妹祝福外甥女生日快樂,才發現今天已經是15號。當年接到公司營登確認的電話,十分鐘後,我妹夫打電話來,說我妹生了。
我們公司跟我外甥女在同時間誕生,今天都滿十歲了。
不過現在官方營登日期,是107年6月,因為十年前我是以工作室登記的。那時單純覺得,我也沒有要做多大,所以選擇登記工作室。裝潢教室時,設計師蓋曄將工作室改制公司,建議我也改制,我才知道原來有些客戶會在意這個。便趁著暑假忙亂前,匆忙辦好轉換手續,在後面加了有限公司四個字,除了印章外,其實也沒什麼更動。
公司名是我自己取的,會選「衍聲」這個詞,是因為我喜歡衍聲複詞的含意。拆開來沒有意義,合起來卻會成為有意義的詞,就像每個聲音,獨立時沒什麼特別,但組合在一起,就會成為優美的文章、節奏明快的表演、深入人心的語句。
教室音響有些雜訊,檢查是不是接頭鬆脫,沒想到就發生芯斷在插孔裡的慘劇,當下一整個傻眼。
試著找工具掏掏挖挖一陣子,腦中想著該不會因為一個插孔,就得換掉整台機器吧?心中一邊做著最壞打算,一邊向設計師求救,教室設備出狀況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問設計師。
果然設計師說,這小事,幾分鐘就能搞定。只見他用小電鑽鑽個小孔,再用牙籤沾點膠,就把斷掉的芯拉出,真的不到五分鐘就搞定。
有個這樣的專家在身邊,真的好有安全感~
麥克風、耳機全數到位,加上螢幕後面收著的電容式麥克風,排成一列還挺壯觀。
當初決定學配音,立志當配音員時,隨便買了支299麥克風,就這麼練習起來。先升級的是喇叭,因為幫忙看帶,發現沒有個好點的喇叭,一些雜聲或群戲很難聽清楚,買了一組三個的千元喇叭,對當時的我來說,算豪華了。
後來開始接案,理解到專業設備的重要,尤其要提升聽力,應該添購監聽喇叭才行,但礙於專業設備費用高昂,正猶豫間,張敬老師說要淘汰舊設備,可以便宜賣給我,除了監聽喇叭,還有一支電容式麥克風,我自己買了張錄音卡,後來又買了個監聽耳機,這就有了第一套專業級設備。
因為不確定房間是否適合電容式麥克風,張敬老師先借我帶回家試。因為住在靜巷,當時的套房四週放滿衣櫥、書櫃,房東還裝了很好的隔音窗,意外成了完美錄音室!那幾年的伙伴幾乎都有來過我那凌亂小房間錄音,還沒輪到的就躺床上等,也挺愜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