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學習有感 (4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又是到復興電台錄節目的日子,阿默說今天錄第十三集,我訝異的發現竟然才十三集,但想想今天錄的是四月節目,三個月十二集也很合理。

剛開始做PODCAST好好說話單元時,總覺得要把一個主題講到十五分鐘好困難,但這幾個月一次錄四集,強迫自己一個主題就是得想辦法講十五~二十分鐘的密集練習下,從一開始得先想好要從哪幾個角度切入,到今天錄音,幾乎沒什麼太多遲疑或停頓,每集都超過二十分鐘,我果然是聊天系的,有人陪聊就能一直講一直講。

主要也是有阿默幫忙,我自己一個人錄音時,總會「想太多」。這樣會不會太重複?會不會像在胡言亂語、鬼打牆?這些東西適合說嗎?這樣會不會離題太遠?我每次跟阿默提出這些擔憂,他總會告訴我內容沒問題,還會跟我說一些他們在錄製廣播節目的狀態。在這幾個月的調整中,自己覺得我也開始有點廣播人的樣子了。

預計一年五十二集的節目,已經寫出四十幾個主題了,不過我也不擔心。像這兩次錄音時,總會突然有主題靈感浮現,臨時又增加或穿插進去。以前總會覺得,聲音的東西講來講去不都長一樣?擔心都是同樣的練習或一樣的內容,可這十六集錄下來,雖然許多練習是重複的,卻能應用在不同方向上。發現能夠分支或討論的內容,比我想像的多很多,很多時候,其實都只是自己在困住自己而已。

很感謝自己當初沒太多猶豫就接下這個工作,對我來說是個新的嘗試與學習,而且人在壓力下,總能發揮無限潛力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0304學員回娘家

停辦了兩年的聲音同學會回娘家講座活動,請到世界民族音樂歌手李若菱,帶領同學們找到自己的共鳴,感受聲音的共振!

20230304學員回娘家
為什麼聽某些歌曲或聲音會有被「打到」的感覺?什麼樣的聲音才是有力量的?怎麼找到自己有共鳴的好聽聲音?兩小時的講座裡,直接讓同學從實際演練中體會並找到自己的聲音感覺,而且示範了許多高難度的歌唱技巧,讓大家對自己的聲音有了更多的體悟,收穫滿滿!

20230304學員回娘家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從小我就很喜歡觀摩別人打牌、玩遊戲,甚至聽別人聊天,聽著自己不太了解的東西,可以學到很多。

昨晚到同學家聚餐,觀摩他們打麻將,因為有位高手跟我一樣在旁觀看,邊看牌局邊聽他們對話,對於怎麼打麻將,又多了些概念。小時候看長輩打牌,只知道看牌面組合,發現自己現在看得更全面,也更聽得懂他們說什麼了。

尤其後來學戲劇、配音這些藝術類課程,觀察就更為重要了。每位同學練習時,我都會觀察老師怎麼修正他們,思考他們的聲音跟我的不同,試著聽出我們跟老師之間的差異。每回發現自己又多聽出一些不同時,就知道自己又進步了一些,又多了幾分練習動力。

當年剛開始當助教,除了觀摩老師怎麼教,我也會注意他們怎麼跟學生互動,還會記住每位老師的教學習慣,只要他們出現眼神或手勢,我就會知道他們想做什麼,在開口前先幫他們處理好,這樣老師們就會讓我跟課,我就能學更多東西,有機會看到之前沒發現到的細節。

因為文彬老師對教學程序很要求,沒有照他的方式走,是無法幫他代課的,所以那時我是直接把他的教學方式背下來,讓他下節課回來時,不需要重新教,頂多幫學生調整細節就好。因此我當時教快板有兩套模式,我自己的教學方法,只在我的班上用,幫文彬老師代課,就會切換成「文彬老師教學模式」。也因為需要同理成文彬老師的教學方式,所以回到助教身份時,更能看出我跟老師的差異,只要發現文彬老師輕鬆能做到,我卻無法教會學生的地方,下課我就會直接問,文彬老師就會教我那些我沒注意到的細節。想念那些年可以一直問的學習時光,前面有個怎麼也追不上的車尾燈感覺真好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跟Pitt做最後一次coaching,由於前兩天正好有了一些戲劇化的轉變,一路聊到初衷與目標設立。我跟Pitt說,在經歷這兩年疫情的「暴風雨」後,很高興自己仍然有校準著往北極星的方向前進。

從以前我就很習慣設定未來目標,對我來說,那就像是航行時的北極星,能夠帶著我往既定路線駛去,不至於迷失方向。記得當年十四歲的時候,曾想過自己三十歲時會是什麼樣子,後來三十歲時,回過頭看,竟與十四歲時的設定並沒有太多落差。當然,不可能很精準,我不是預言家,只是我習慣拉出一條線,通常會是十年左右的週期,再分成一年、三年、五年的間隔,由於生日在八月,所以每年的農曆年與生日,就是校準日。以前用紙本行事曆時,我會在第一頁寫下一整年的目標,最後一頁寫上結語,作為整年的結束。

感謝Pitt這三次讓我重新釐清並好好思索自己想要什麼,跟現在需要什麼,只要北極星還在,就不會迷失方向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跟Pitt做第二次coaching,正巧在上回結束後,有了個不一樣的改變跟決定,Pitt說,我覺得你很勇敢,你自己覺得呢?已經不知道聽多少人這樣對我說過了,但我自己從不覺得這是勇敢,我甚至認為我是個膽怯的人,因為我時常害怕與恐懼著。我只知道我會要求自己面對自己的恐懼,盡可能不要逃避,即使在當下我只想拔腿就跑,或假裝什麼都沒看見。

昨天上一對一時,我跟學生說,你這階段最重要的練習就是「不要後退」,然後試著「向別人靠近」。我的工作,就是幫助學生聽出他的聲音特質,並且幫助他們自己看見這件事,上回去諮商所上課,有諮商師說,我在做的事跟他們蠻像的。可能因為我擅長分析跟整合吧,也常有朋友在遇到瓶頸時會找我聊天,梳理混亂的思緒。我也蠻喜歡做這樣的事,因為總會在幫助他們梳理過後,驚覺其實那些也是我想對自己說的話。

如同昨天我跟學生說的,很多時候,我們發現別人會怎樣怎樣,也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在乎這件事,所以才會注意到他人的這部分。因此每回在課程結束或跟朋友聊天後,總會是我自己與自己的對話,我的開場白總是「你都這樣說別人,那你自己呢?」然後我就會開始思考我做了些什麼,或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。
當Pitt問我,那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時,我一度遲疑了,因為我知道這一直是我在逃避的問題,但我想起了昨天自己說的不要後退,於是我停住了想後退的腳步,把我的恐懼說了出來。

最後總結時,我說「就去面對吧,反正也沒什麼好怕的了」,講完後Pitt問我心情如何,我說「我其實很害怕」。這也是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很勇敢的原因,因為我總能看見自己的恐懼,而且知道自己有多麼害怕,我也只能要求自己至少不要轉身逃跑,接受眼前的現實,也許這就是一般人說的「面對自己的勇氣」吧!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朱德剛相聲課大門

難得來到花蓮,當然要來剛哥這聽場相聲。看著毓謙,竟讓我想起當年的良諺,不過兩人風格不同,一靈動一穩重,但都是好演員,很開心剛哥收了個好徒弟,又有了個傳承說唱的人。

朱德剛老師
這次演出的段目正好有快板群唱,好久沒練玲瓏塔跟問答了,沒想到我都還記得也跟的上,忍不住在底下跟著對嘴唸起來,想起以前追著每場演出跑的日子,有些懷念。

朱德剛相聲課門票及口罩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上回跟Pitt見面, Pitt問我有沒有興趣試試coaching,在歷程中,引發創造專業或商業目標,發展出一個策略行動計畫來達成目標。聽起來蠻有趣的,加上又能幫助思考前進方向,自然答應下來。

因為工作型態不是朝九晚五固定上班,常有朋友說我是個工作狂,感覺我似乎整天都在工作。雖說工作的確佔去不少時間,但我其實不覺得自己有這麼熱愛工作。我的確喜歡工作,但我不喜歡只有工作沒有生活。
跟Pitt的第一次coaching,讓我認真思考了生活與工作對我的意義。我喜歡工作是因為可以帶來成就感,我很享受這種付出的感覺,但工作比較像是一種輸出跟給予,因此我需要回到生活中,得到放鬆跟吸收新知,尤其是吸收新知這部分,比放鬆還重要。所以我旅行、閱讀、看表演,甚至跟朋友吃飯聊天,對我來說,都是種「補充」。

而「補充」跟「輸出」之間的「研究轉換」,則是我最喜歡的部分,甚至連走路、騎車都會不斷思索,甚至有時還得強迫自己暫停,先回到工作上。就像想通問題開心從浴缸跑出來忘了穿衣服、把懷錶放進紅茶裡、想問題想到迷路的科學家們,若是我正在走路,也常思考到需要停下來確認有沒有走錯路,或想一下我現在到底是要去哪裡。與其說是個工作狂,我自己反倒覺得我比較像研究狂,從生活實踐工作,再從工作映證生活。

謝謝Pitt邀請我跟他一起coaching,經過這樣的引導思考,對於接下來的工作與生活平衡,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跟想法,期待接下來兩次會引發什麼樣的行動與思維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undefined

一出場的甘道夫氣勢,根本就不像八十歲的人,有觀眾從台下大喊「你還不老」,我也這麼認為。雖然還是可以感受到有些喘或停頓,但這節奏掌握度跟情緒張力,除了讚嘆佩服感動外,實在已經沒有更多形容詞,即使隔著螢幕參與還是令我情緒激動。有位觀眾被邀請上台互動,在遠方看著的我著實羨慕。

除了自己、說書人、角色間的流利切換,語言節奏的掌握,每每讓我忍不住笑出來,好久沒這般大笑了,這種幽默果然還是比較適合我。甚至有些哏因為是英國包袱,其實也沒聽懂,但莫名就是會笑,笑完還想說,這裡我又不懂在說什麼,是在笑什麼啦!一方面卻也覺得開心,已經到不需懂內容,而能聽懂這樣節奏下,該有什麼樣的情緒釋放。

前半場述說小時候怎麼接觸戲劇,如何喜歡上表演,聽著竟覺得有些許類似。第一次看戲的感動,想瞭解舞台後面、上面、下面看不見地方的東西;第一次當演員的觸動,終於看到舞台中央往外延伸有些什麼。後來我比較喜歡做幕後,也是因為我喜歡理解跟研究別人看不見的部分。

正巧今天朋友問我,你不覺得別人不太瞭解你懂的那些細節嗎?我說我知道啊,我也沒有要他們懂。我研究細節是因為我喜歡,我自己想要懂,我渴望知道更多為什麼,這是我的興趣,而讓別人懂他們需要的部分則是我的工作,兩者又不衝突,我知道我自己喜歡什麼就好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最近彈舌音稍微掌握了一點訣竅,發單字音已經沒什麼問題。

我沒有要學外文,純粹只是練舌頭。上個月,朋友說他在學德文,問我彈舌音怎麼練,我說這我沒練,我也不會。他說,原來還有聲音講師做不到的聲音技巧。被這麼一激,當下找影片研究彈舌音到底是什麼。

舌頭動起來的瞬間,突然想到那年學街舞,老師說要讓胸口分成四塊動起來。左右兩邊都不協調了,竟然要分四塊!彈舌音大概就跟胸肌分四塊的原理差不多,得讓舌頭成波浪狀快速振動,難怪那位俄文老師說要用棉花棒協助,這樣的確容易多了。

學半天好不容易掌握一些協調性,才發現德文的彈舌跟俄文不同,是在後面!這我會啊,就是模仿唐老鴨聲音會用到的模式嘛~到底是為什麼研究半天。

雖然現在還是沒辦法發出連續長音氣聲,不過練了以後,發現舌頭變更軟了!之前練的比較是大面積整塊運動,這次加上橫向細碎振動,感覺舌頭好像被切分成更小塊狀,運動起來更全面了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回上客語節目都很緊張,一般對話還行,雖不流利,至少還說的出口,但講到聲音教學,就是一個卡頓,聽著主持人說話的時候,腦子裡雖能瞬間閃出答案,可都得先花時間思考怎麼用客家話說出口,說完還得仰賴紹彬哥幫我即席翻譯。用客語解說發聲原理,真是大挑戰,錄完都有種虛脫感,腦力用盡。好在紹彬哥也是講四縣腔,至少聽沒什麼問題,若主持人說其他客語腔調,我還得努力聽懂內容,腦中客語系統就會整個當機,來不及轉成客語,只能用國語說了。

小時候因為外婆只會聽客語,因此總能轉頭就切換國客語,外婆過世以後,就很少講了,不過因為國高中都在苗栗,班上同學也會用客語聊天,所以客語還行。上大學後,班上只有幾位客家人,而且只有我跟另一位同學還會說,原本我們倆人說好,聊天要盡量說客語,結果因為他是桃園海陸腔,每次用客語聊天,還要用國語確認對方說的內容,我們很快就放棄了,這樣聊天也太累人。

加上大學實習課的果園、農園主人,全都說閩南語,這下終於理解高中那位閩南同學的痛苦,每回有來賓用客語演說,都是我翻譯給他聽的。但上課也不好意思一直要同學翻譯給我聽,幫我翻譯就會漏聽內容,剛好社團朋友常用閩南語聊天,聽不懂時我就會直接問,大二時基本對話大概聽得懂,到大四還能講一些簡單詞彙或句子。因為客語開始生疏,閩語也破破歪歪,有時講客語會變成閩語,要講閩語卻脫口而出客語,真可說是一片混亂。

後來進了客語配音圈,稍微把客語拾回一些,雖然總被說發音不標準,但至少恢復不少會話能力。不過因為工作還是以國語為主,客語依舊被我冷落一旁。加上練相聲的緣故,總被認為是外省人,甚至是大陸人,這幾年有努力讓自己的咬字更臺灣一些,才沒了被誤認為大陸人的困擾。

儘管現在客語已經跟英文一樣退化,感謝紹彬哥還是總會記得我,邀請我上節目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前兩天在社團跟學員分析在候診室聽到的聲音,有學生問,為什麼我能看出身體哪裡在用力?是因為我有在運動的關係嗎?另一位學生馬上說他有在運動,可是他也看不出來。

那天我回答他們,也許跟我大學畢業以後,每年都看五六十齣舞台劇有關。當年學相聲的時候,也都會習慣在台下對嘴練節奏換氣。開始練配音前幾年,天天開著配音節目跟著練;上配音課時,還沒輪到練習的時間,也總在分析老師與同學聲音的不同。上唱歌發聲課,花了一個月時間,才終於聽出老師聲音跟我們的不同處。

今天提早到拳擊教室,前一班團體課還沒結束,在旁邊纏手綁帶,很自然又分析起每個人的姿勢動作,比較每位學員跟教練用力位置跟狀態的差異。突然想到,那幾年在健身房,上教練課前或自主練習休息時,也都會觀察旁邊的人。總會問教練,旁邊某人動作跟你講的不太一樣,是什麼原因?或是為什麼我做的到什麼,可是我的學生做不出來?教練就會說明解釋,也會教我怎麼協助肌力弱的學員,一對一的好處就是可以盡量問,有時半堂課都在幫我解決發聲教學上的疑惑。後來發聲團班加了核心訓練課,可以更光明正大在一旁觀察學員,因為還會將動作與聲音結合,讓我更清楚知道那裡用力時,聲音該怎麼呈現。

我想,能看出身體怎麼用力,應該是二十幾年來分析跟觀察累積下來的。

觀察,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練習功課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NOWHERE

行事曆早早就寫上TIFA開賣時間,準備搶票,國外團最後果然還是都取消了。雖然還是有些失落,但有線上劇場看,總比完全沒有好。

看著舞者與錯落管架合縫起舞,心中想像著坐在觀眾席看整個舞台的模樣,如果能在現場看肯定又會讓我睜大了眼。已記不清多少次驚訝於原來劇場還能這樣玩。

第一次感受到舞台空間變大,是在鐘樓怪人歌舞劇。看到演員利用繩索在牆上創造出不同於平時舞台的視覺效果,像電影般形成3D畫面,當下超感動的~尤其法文又這麼好聽,真是視覺聽覺雙重享受。

看錄影就是少了整體的壯觀美感,雖然能比較清楚看到機關或舞者姿態,但我就是喜歡劇場的「整體感」。我喜歡劇場的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劇場像是一個小宇宙,所有事物看似規律有序卻又變換多端,令人目不暇給,有如觀察小型生態箱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拳擊課.jpg

今天拳擊教練問我在教什麼,我說明了一下,教練就問,那像我上團課有時會破音也是可以調整的嗎?我說當然啊,我有觀察到你們拳擊手有個習慣,可能因為你們出力都在上半身的關係,所以當你們說話的時候,上身也會不自覺用力過多,加上你們上課會放音樂,上團課聲音需要大聲提高,若是直接上身往上用力,自然就破音了,像你現在跟我說話,胸肩力量就用過多了。教練說,沒想到聲音也可以分析的這麼精細,我說這就像你教我打拳時怎麼協調身體一樣,我的工作就是教學生說話時的身體協調,只要習慣跟瞭解,就能讓全身肌群瞬間動作了。
說話就是一種全身協調運動,所以才一直要發聲學員運動。
之前有位國外回來度假的學生,我發現他的身體會前傾,可是跟一般學員前傾狀態不太一樣,果不其然,他在練滑冰跟曲棍球。故事劇樂部少年團有位孩子,也是練滑冰以後聲音跑掉,我跟他說,其實就想成兩種運動模式切換,說話切換成重心在後,滑冰在前,聲音很快就調整過來了。
發聲練習其實就是在學怎麼切換狀態,昨天明新科大幼保科同學剛好也問了這樣的問題,說他說話有娃娃音,是不是因為常跟小孩在一起,主要也是沒有切換回來的原因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拳擊協會郭枝來理事長

上週才決定開始學拳擊,今天就有了參訪鷹雄拳擊館的機會,而且恰巧這週日沒排課,看到訊息立刻就報名了。
郭枝來理事長一點也看不出來已經七十幾歲了,運動真能讓人長保活力與年輕。
因為才跟教練學了基礎動作,看郭理事長示範的時候,特別有感覺,覺得自己運氣真的很好,這場參訪真是來的逢時,看著行雲流水般無多餘動作的擊打,美的像一幅畫。
順便偷學了上場示範前的場邊暖身,理事長的腰也太靈活!好生佩服。這幾個月在家偶爾會蹲在沙發前看書,尤其上課前常以蹲姿感受臀部力量,看來之後可以加上踮腳尖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那天在教公司講師們,如何把工作拆解,變成確切可行的步驟。
突然發現,這不就是我們國、高中在學的數學證明題跟因式分解嗎?
教學就是把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結果,因式分解成最「複雜」也最簡單能理解的狀態,讓沒學過的人知道初始原理,還有瞭解為什麼的過程。
這些過程與耐心,跟當年那個搔頭皺眉,努力一層層拆解數學證明題的我,其實沒什麼兩樣,唯一的差別只有,我喜歡拆解聲音,不喜歡拆解數學公式。
也許這是那年我能「證明」每個字音為什麼要這樣念,把每個注音符號跟聲符拆開,解釋給我外國學生聽的原因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折彎湯匙

學習折彎湯匙,純粹只是好奇。在催眠課把湯匙彎來彎去的當下,也說不上來是什麼原因,只覺得自己很輕鬆就做到了,剛折彎的瞬間,自己都嚇了一跳。

當我的團員、學生們要我教他們的時候,因為可以很專心觀察他們,突然發現,其實折彎湯匙跟學發聲很像,都是一種放鬆、專注力跟信念的結合。

發現這件事,是一位團員帶湯匙請我教他,那天正好是我們演出,大家都在。當他在折的時候,第二位團員一直在那邊說怎麼可能,完全不相信,第三位團員則在旁邊好奇的看著。第一位很認真的在折,我跟他說他太在意折彎這件事了,而且他買了一支五十元的湯匙來,用蠻力都不太折的動,所以他的手完全都沒有放鬆,怎麼也折不彎。
「雖然我學到的也是用蠻力折彎湯匙,但很有趣的是,當我覺得可以的時候,力氣會變得不需要這麼大,湯匙也會變得柔軟很多」,我邊回想那天折彎湯匙的感覺邊跟他們解釋著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觀演心得】永遠的大師

幾個喜歡相聲的朋友們回憶起當年在團裡一起看大師影片的日子,決定重啟那段懷念時光,每月挑選一位大師主題,並請幽默館館主大紅來導聆!
這個月是馬季老師~

【觀演心得】永遠的大師
忍不住翻出了舊照片,當年還去接機,十多天近距離接觸的激動與興奮,超懷念的!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牛爸爸牛肉麵

第一次在分享會上聽到牛爸爸說他賣的牛肉麵一碗一萬元,當下第一個反應是「真想吃吃看一萬元的牛肉麵是什麼樣子」。聽著牛爸爸介紹,開始想像應該是用高級牛肉,然後精心花時間熬製高湯,對一般牛肉麵的刻板印象,限制了我的想像。
儘管如此,牛爸爸對經營的理念,深深打動了我,因此今天難得有了參訪機會,說什麼也要來見識一下傳說中的萬元牛肉麵。

牛爸爸講了他從早期開始轉行做牛肉麵的情形,還有是如何從九十九元轉變成現在萬元牛肉麵的狀況,我急忙問著中間轉換的細節,這正是現在的我很需要的,而從牛爸爸的分享中,也稍稍證實了「我對現況與未來的想像」,讓我踏實不少。而牛爸爸對於品質的堅持,及不斷研究開發的精神,更是讓我深為借鏡。

餐廳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聲音同學會_徐琬瑩老師

這次的學員回娘家講座,我們邀請到如果兒童劇團如果好戲開鑼創作總監徐琬瑩老師,跟大家分享劇場演員如何理解與掌握與觀眾的聲音互動距離,以及該如何正確展現聲音情緒
琬瑩老師活潑有趣的解說及實地演練,讓大家感受到聲音情緒的感染力,希望大家都能成為「能讓人留下聲音印象的人」!

坐在後面幫學員做聽打筆記,突然就像回到十五年前跟著琬瑩老師排練,那個當排助,瘋狂吸收琬瑩老師導演功力的自己。
聽著琬瑩老師對於聲音的見解,跟自己上課時的說法與分析概念不謀而合時,忍不住笑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  今天去看了裴艷玲老師的尋源問道。
看著老師在不同角色間轉換及解說,台下的我很感動。
那種對細節的堅持,沒有長期的基本功累積,是做不到的。
每塊肌肉、每個呼吸、每個動作、每個表情,都得一次到點到位。
這,才叫藝術。 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