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相遇,有時就是種緣分。
四年前原本就在洽談這場講座,沒想到疫情爆發,欣誼取消回臺灣的計畫。回娘家活動也因疫情停辦兩年,直到疫情緩和,連忙再次詢問回台時間,年初早早就敲好這場講座。
那年在一門心理學課程上,正巧與欣誼坐隔壁,好像是當時討論的主題,讓我說起了自己正為胃食道逆流所苦,聲音控制變得不太穩定,尤其故事劇樂部演出完都會沙啞,讓我十分煩惱。欣誼當下教我一些方法,搭配著醫生治療,讓我得以勉力維持,直至康復。這份大恩情,我一直銘記在心。
因為欣誼住在美國,除了之前clubhouse風行時,我們曾合辦一場會談室,偶爾跟學生分享欣誼的教學影片,以及去年出書時,寄了一本過去美國外,幾乎沒什麼聯繫。因此他願意前來,著實令我感動~
一直都很想辦學員回娘家活動,畢竟總說發聲是一輩子的事,所以讓學員時常回來複習、學習新方法,也很重要。所以有了自己的教室後,便開始思考活動該如何舉辦與進行。
若都自己講,好像也變不出更多花漾,便厚著臉皮,拜託認識的相關專業人士,讓同學們從另一個角度,理解自己的聲音,以及如何結合發聲課學到的內容。
我自己也能從這些專業人士身上學習,由於我不是很愛唸書,更不擅長考試,只能靠這種方式,吸收那些我進不去的專業大門裡的知識。
自己今天偷偷驕傲了一下,雖然沒唸過正統學問,但竟也七拼八湊出不偏離正道太多的一套系統。不過,經過長時間淬煉的學問,方法還是簡單易懂許多,這是我較為不足,也需要多多改善、學習的地方。
尤其聲音如此抽象,多聽不同方式的說明,有時過不去的盲點,突然就能解開了。我以前只要發現自己卡在某個瓶頸,就會試著去找「可能有解」的課程,有時就真的讓我找到突破點。
所以我也會鼓勵學生,多聽不同老師的說法。不過有時聽到發聲學生問台上老師的問題,我內心還是會忍不住想,這我上課不是都有講過嗎?但有時就是某個老師講的,特別讓你有感覺,或是明明已經知道,但腦袋就是轉不過彎。很多時候都要到恍然大悟了,回過頭才發現,原來之前老師說的是這個意思啊!
每次回來的同學,從我當年還只是個小講師時期,到最近幾期學員都有。有些同學因為好幾年沒見,臉跟名字差點都搭不起來,但大家仍會回來參與,真的挺感動也很感激。
謝謝參與的每個人,因為你們,讓這個活動更為圓滿~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