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說他不理解我說的呼吸不對,是什麼意思。發聲不是就在練呼吸?他明明是用我發聲課教的呼吸圈練習,為什麼我還是說他的文章呼吸斷句不對?

因為整篇文章是「表達的呼吸」,發聲練的呼吸,是單字跟短句子的。若以大家熟知的籃球舉例,發聲的呼吸練習,就像定點投籃,每一球都得穩定投入,講求的是穩定跟一致,專注在感受用力方式、肌肉協調。表達的呼吸,就像滿場跑的球賽,需要不斷移動位置,甚至需要過人投籃,處於一種動態狀態,需要的是情緒跟關注全場。

我請他以驚喜情緒唸文章句子,然後用發聲呼吸圈練習方式唸。就以音檔聲波來看,三句話的聲波大小有些差異,就連中間的換氣點,都長短不同;但呼吸圈練習的聲波,間距幾乎一樣,聲波大小也很穩定,這種聲音很清晰,但沒有情感。

雖然理解了兩者差異,但學生又有了新疑問,既然加了情緒,表達的呼吸就會對了,為什麼需要練發聲呼吸?這次我請他先以情緒方式唸句子,然後再用同樣方式唸,但要加上呼吸圈。

情緒對了,但發聲呼吸不正確,情緒張力會被壓縮,或造成有些字音不清楚;若情緒、發聲兩者呼吸皆正確,就能字音清楚,也比較能感受到情緒張力。

學生為難的說,兩者兼顧好像有點難。當然不太簡單,有什麼專業技能是容易的呢?在素人模仿階段,只要有五、六分像,旁人就會覺得很厲害,但卻無法像專業者,能做到每次一模一樣,甚至能立即到位。

所謂的專業,是能做到細節,而要細節兼顧,自然就得熟練。哪個奧運選手不是每天練上百、上千次?就以特技表演來說,如果不是每個細節都做到,怎能瞬間達到那微妙平衡?

這也是我將發聲、表達技巧分開的原因。情緒比較簡單,相對發聲,也較容易做到,所以常常學了表達呼吸,就忽略了發聲呼吸,也就是聲音穩定性。

一般說話沒什麼問題,但若需要長時間說話,或要變聲、誇張表演,便會字音含糊、換氣不順,甚至聲音不舒服。就像只要大概理解規則,人人都能打全場籃球,只是命中率、速度等技術上的差別而已。

每次我請學生想像一個自身情境,他們總能很快掌握情緒呼吸,因為情緒是我們生活中自然發生的狀態。只是有沒有試著記憶那個狀態,並精準模仿。模仿精準度越高,自然就需要不斷練習了。

【延伸閱讀】:打造高人氣的說話吸引力-筑君老師的自在表達課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邱筑君 的頭像
    邱筑君

    邱小蛙聲音玩樂窩

    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