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教學事件簿 (4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Q版小蛙老師.jpg朋友說九十七歲阿嬤自從中風後,說話、吃飯常嗆到,講話聲音也不清楚,問我能不能上樓幫阿嬤看看。

上樓的途中,心裡小劇場已經開演,難道是因為中風後身體虛弱?還是肌肉力量退化?有點擔心不是我能處理的情況,但反正就先看看吧。

結果擔心整個多餘,阿嬤健康狀況挺好,不論身體穩定度,甚至臉頰力量都很不錯!內心讚嘆阿嬤好棒棒~

正好阿嬤在吃飯,趁機坐旁邊觀察,發現阿嬤都用門牙磨咬食物,跟之前趙醫師與林治療師提到的狀況很像,整個下巴到脖子用力方式都偏差了。

詢問後才知道,阿嬤下排臼齒沒了,所以都只能用前側吃東西。既然這部分不是我能處理的範圍,那就從擅長的說話部分著手吧!照理下巴位置回正,就能找回正確力量了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在做臉部肌肉訓練時,我都會帶瞠目練習,也就是練眼睛。

許多同學聽到眼睛也要練,都覺得訝異。但眼睛除了帶動情感,也能讓聲音飽滿穩定,尤其面試等需要展現自信的場合,更是一定得練眼睛,瞠目一開始是拿來面試教學用的,後來才發現對發聲也很重要。

加上現今手機、電腦等3C產品盛行,我們大多在看近距離事物,眼睛訓練之於聲音更顯重要。

瞠目說好練,真的也挺簡單,畢竟說話時,眼睛只需要支撐的力量,過度用力或放鬆都不好。但也因為只需支撐的微小力量,所以有些同學不太容易感受跟體會。

雖然我已經微調過好幾次教學方法,試著要大家感受眼珠被拉住的力量,但還是有些抽象。昨天福至心靈,要學生看向遠方大樓頂的物品。為了看清這麼遠物體的細節,眼睛就必須出力了,學生說原來是這樣的力量啊!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學生問一天建議的練習量是多少,他想知道需要練多久。我告訴他重點不在練習量,是在練習時能不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

學生疑惑的說,練久了也沒辦法習慣嗎?當然練久了,身體會習慣,但我們在說話的時候,不會只有一個樣貌。可能會站著、坐著、面對螢幕,甚至邊走邊說或蹲著說話,也曾有學生說需要盤腿或跪坐的。

就像有些人唱歌聲音很好聽,卻無法用在說話上;或是身體協調很好,卻沒能在說話時運用運動時的協調,即使練習量很夠,也都已經達到需求,不會轉換也是枉然。

所以我們必須像不倒翁一樣,知道怎麼讓自己永遠保持說話時的平衡,瞭解身體在說話時的運作原理,才有辦法讓聲音隨時保持穩定。

當然練習量還是挺重要,只是不能只有量而已,更重要的是質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很愛沒事找事,明明這週兩個營隊,已經忙到焦頭爛額,在週五最忙日的晚上,還辦相聲欣賞會,到底是有什麼問題?

因為相聲欣賞會都在每月第一週,當初就很順的這麼排下來了,七月暑假還有記得暫停一次,但冬令營這幾年才開辦,完全沒注意今天整個連三,導致從進教室開始,除了中間各半小時的午餐、晚餐空檔,從早到晚幾乎無縫接軌,送走一班又接一班。

晚餐還是請三爺幫我外帶的,他看到我買的量,說我也吃太多,但現在這時間其實又餓了,今天體力、腦力消耗實在太大。

通常第五天課程結束,就會將桌椅搬進小教室,擺好成果展隊形,攝影機定位、調燈、製作節目單等資料,尤其說畫還得擺放孩子們作品,並拍照存檔。但今晚有相聲欣賞,所以全都不能動。幸好活動結束後,有三爺、德官、大紅,還有兩位常來的小伙伴相助,才得以在十點半順利完成。

唯一慶幸的是,寒假只有兩週,明天成果展結束,冬令營就落幕了。但也因為下週就過年,除了忙營隊事務,還有不少行政事務需要處理,心中默默告誡自己,下次相聲活動若撞冬令營,一定要記得比照暑假,停辦一次。年紀大了,真的無法再這麼虐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次說畫故事營的孩子們都挺乖巧,只有一位比較躁動,今天開始練習說故事,擔心他在其他同學練習時坐不住,特別去關心他的狀況。

因為他沒有把故事內容寫在講義上,我以為他還沒準備好,就請他講一遍給我聽,沒想到他竟然講了一個很長很完整的故事,裡面有非常豐富的人物跟劇情,讓我挺驚喜的。只是就像大多孩子一樣,希哩呼嚕一長串說出來,好些內容都聽不清楚。

我稱讚他故事講的很好,他對自己的表現也挺滿意,我告訴他,如果只是這樣說出來,大家聽不懂好可惜,試著教他斷句切詞抓重點,沒想到他做的挺好,尤其第二堂課加了動作後,幫他把動作放大、放慢,整個節奏層次更清楚了。

低年級學生多以單句呈現故事,偶爾會出現一位能講出豐富內容的孩子,只是對於節奏層次掌握,無法像中高年級這般精準。但這孩子不但能把我教他的聽進去,第二次聽他敘述,故事又更有結構了。

原本第一天練習很躁動的他,今天坐在台下聽同學練習時,竟然都乖乖坐好。對於他的轉變,我挺驚訝,也許他真的蠻喜歡說故事的。他講繪本故事給我聽的時候,神情很認真,像是個小導遊,專注介紹他每一頁畫了什麼內容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冬說畫故事營

今天推門進教室嚇一大跳,只見孩子們趴在地上製作繪本,他們說這樣比較有靈感,創作起來也比較舒服。

還好營隊開始前我有拖地,玲瀞老師卻說,就算我沒拖地,小孩們應該也不會介意。這還是第一次有孩子趴在地上做繪本的,幸好我們教室夠大,二十坪空間,十二個孩子一人也能分到一坪多,趴著把畫筆、色紙材料攤開一地也無所謂,也算是我們教室特色。

2024冬說畫故事營
已經不知道多少人問過我,為什麼我們要用這麼大的桌子,如果換成小一點的桌子,不就可以容納更多的人?問題是,我從一開始就以最大人數二十人在規劃,從來沒有打算開大班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4說畫故事營

低年級孩子們分成三組玩桌遊,希望這種和樂融融景象能持續一整週。中年級雖然也玩桌遊,但只要有孩子拿出手機,圍觀手機就會比桌遊人數多上許多。而高年級跟國中生,大多是玩自己手機或睡覺居多。

教室就這麼點大,下課時又不希望孩子奔跑、跳躍,以免樓下鄰居不時上來關切。以往大多數孩子會聚集書櫃前,看故事書或繪本。這兩年看書的孩子少了,拿手機的孩子多了。桌遊至少是種團體活動,能增進人際互動,所以下課時間,我總會主動拿桌遊招呼他們遊戲。

看孩子玩桌遊其實挺有趣,看著他們如何跟其他人互動、達成共識,常有出人意表情況發生。我們通常在旁避免因意見不合產生的推打爭執,不太干涉他們,孩子們總會找出自己的遊戲順序及規則。只是偶爾看他們光猜拳或討論玩法,就去掉一半下課時間,還是會忍不住提醒一下,以免還沒玩到又要上課了。

而且明明是同個遊戲,每班都有不同玩法,有時一開始會聚集很多人,有些只是在旁觀看不參與。每節下課不一定是同樣的人一起,有些會換到另一個遊戲區,或是乾脆又回到書櫃前看書,也可能坐在位子上發會呆,才又去各遊戲區參觀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時間太忙、練習感覺不到效果、不知道要怎麼做才正確,沒練習的理由總是很多。我可以理解這些狀況,尤其是短期課程學員。雖然我覺得自己有盡量簡化練習方法了,但似乎對他來說還不夠簡單。那就再簡化吧!盡可能幫他設計出最簡易的練習方法。

寒暑假最累人的,就是面對一群學習動機不強的孩子。總得絞盡腦汁思考,如何讓他們覺得有趣,至少也要讓他們願意配合。大部分找我上課的成人,都有蠻高的學習動機,但偶爾還是會遇上動機弱的。

雖說我對於喜歡的事,學習動機總是特別強,但畢竟很多時候,還是得做不喜歡的事,這時也得安撫那個不想學習的自己,用各種方法增強意願,有時甚至得交換條件。

大概是時常這麼對付自己,所以對於學生的這些模式,也習以為常。尤其這幾年,總是在強迫自己學很多不喜歡、不擅長的技能,跟自己盧久了,教學面對學生時,耐性也增加不少,畢竟比我自己還難搞的學生也不是太多。

教學有時挺像一面鏡子,從學生身上,可以看見自己的很多面向。當我發現那就是某個狀態的自己時,就比較知道該怎麼跟學生對話與拆招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年營隊總有家長詢問,為什麼我們沒有開設群組,讓他們掌握孩子學習狀況。我總會在成果展那天,跟家長說明這麼做的理由。助教們反應,應該要在行前通知裡,就先寫進去。

我們的課前通知除了交通、地址,注意事項就列了十七條,再加上這段說明,感覺像是閱讀簡章,會不會太多了一點?這麼多字,家長看的下去嗎?雖然內心碎念著這樣的疑問,但還是寫了文情並茂的一小段說明。

我一直覺得表達需要的是「孤獨的勇氣」,因為必須一個人站在台上面對群眾,所以就該自己一個人完成整個程序。每次課堂上有人忘詞,台下總有好心孩子馬上出聲提詞,我總會提醒他們要給台上同學時間,因為這樣會產生依賴,緊張忘詞的情形就會一再發生。

當台上的同學發現無法依賴任何人,臉上流露出的驚慌失措,就像被全世界給拋棄了。這時我會給他們一點提示,或是請他們重新再順一次稿,說明萬一忘詞可以怎麼處理。重複幾次後,雖然還是可能會忘詞,也依舊緊張,但不這麼慌亂了。

我其實也只是讓學生理解,怎麼在台上幫助自己。畢竟很多時候,我們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,學表達其實也就是學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睡醒,昨天結業的孩子們,他們排練跟正式錄影的模樣,不論是極大反差還始終如一的個性,突然如電影重播般回到眼前。思緒又自行開展,如電腦數據庫分析著與他們相處的情況。

小孩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生物。總會翻白眼於他們的暴走不受控,每每令人身心俱疲;卻又很愛那未完全社會化的真實性情,尤其從兒童轉青少年的這段過程,超有趣的。原來我以前也長這樣啊!看著他們,我總會這麼想著,彷彿從主觀視角跳出,重新認識自己。

當年聯考原本想念獸醫、動物或心理系,最後卻進了植物領域。大一人際關係通識課,請了心理系老師來上課,第一堂,老師說每週都有作業,但他不會檢查或評分,可是只要我們做作業,學期結束會有很不一樣的發現。我每週都很認真完成作業,即使沒有任何人在打分數,因為我想知道會有多不一樣。

其實已經不太記得作業是什麼,但有一題讓我印象深刻。課在週一,那次到週日傍晚,我都還沒做作業,因為要找個人說一件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的秘密,這作業讓我非常恐慌跟焦慮。

我把所有認識的人想了一遍,最後找個理由到同學宿舍聊天,東扯西聊了三小時,還是說不出口。直到同學準備睡覺不得不離開時,我才問他做作業了沒,忘了他怎麼回答,只記得我說我得完成作業,就把秘密說了出來。果然他很驚訝,但他的表現,出乎我意料的有些淡然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指導學生

偶爾會有當老師的發聲學員,詢問該怎麼把課堂學到的方法,運用在學生身上。

每回有學生說帶著自己孩子練習,或像這位學員,在帶領學生練演說、說故事等各式表達、唱歌訓練時,開始試著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聲音,總會覺得很開心。

我會繼續思考簡化練習方法,讓大家更容易上手應用的,一起將良好發聲習慣開枝散葉下去吧~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每次遇到聽力比較弱的學員,我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焦慮。若學員體感還不錯,能感受身體力量的改變,會稍微讓我安心一些,但若體感也不是很好,我總得先穩住自己的心,專注在該怎麼找到適合方法上。

若學生跟我一樣是急性子也就還好,但萬一是不怎麼愛說話,或節奏溫和緩慢的人,那就是個考驗了。以前的我,甚至會覺得這是種煎熬。

語句間空拍過長,我就會擔心是不是要冷場了,所以時常搶話,或自己一個人說不停。記得第一份工作,有位同事就是屬於極致溫吞型,每次跟他討論工作,總會莫名煩躁,有著想大聲吼叫的衝動。但也挺感謝他的,因為在這三年多時間裡,我一直要求自己要有耐心聽他說完,還有要給空隙跟時間,讓他有機會說,不斷練習讓自己慢下來。
後來當了講師,用很多方式讓自己慢下來,甚至會盯著運動錶上的心跳,藉由讓數字變小來調整呼吸。放慢這件事,對現在的我來說,都還是件需要經過控制,才能達到一般人覺得正常標準的事,尤其在沒睡飽、工作量大的時候,更是要很有意識才能維持。

遇到跟我同型的,上起課來自然開心,對頻容易,但若遇到溫和型學員,也是調整跟檢視自己狀態的好機會。看似專注認真的當下,其實內心有個我,不斷在「指揮交通」,一下提醒自己慢下來,一會則緊張大喊,停!讓學生思考一下!不准說話!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跟外國學生上課,除了注意練習狀況,還得分心感受他們是否有無法理解的部分。

並不是說他們理解能力較弱,只是雖然說的都是華語,但畢竟每個地區用語多少有些不同,有時順著習慣用語說出,會在他們表情中看出不太理解的神情,急忙再轉換成比較容易懂的方式說明。就像有時也會需要思考一下,才會知道他們說的是我們用語裡的什麼。尤其聲音教學,有些比較專業的內容,在不是太了解的狀況下,還得轉換名詞語意,理解上就會較臺灣學生慢些,尤其還用視訊,隔了層螢幕。

加上今天不知怎的,視訊連線有些雜音,聲音不太清晰,所以講解時有刻意將速度放慢一些,才順利結束練習。雖然視訊課很方便,沒有什麼國界限制,但為了看清學員動作、聽清楚他們聲音,總得比現場花上更多心神,很累人。

有次諮詢,學員連上線發現開鏡頭會當機,在無法解決下,只好全程「盲聽」,每回遇到這種需要憑聲音聽出學生動作的狀況,尤其是從沒見過的學生,只能憑聲音狀態,感受他的體型跟用力方式,我總會覺得能量像是集中在額頭,那裡張開了類似二郎神的第三隻眼,讓我「看見」學生的動作跟身體狀況,超耗能的。

幸好今天只是聲音有些雜訊,不需要一大早就使用超能力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線上發聲09

超過半年沒上視訊課,一開始面對鏡頭,竟又有種陌生感,我實在很不喜歡面對鏡頭說話,每次錄影總會有些僵硬、不自在,視訊課也是。

不過畢竟發聲已是很熟悉的課程,除了開場有些胡言亂語外,正式上課就安定下來了。雖然線上跟實體的流程與進行方式不太一樣,但畢竟內容大同小異,而且這次我又默默降低了人數,所以課程節奏掌握的還不錯,自己挺滿意。

人少的好處是,即使用視窗模式,每個人的窗格還是蠻大一個,尤其我又用大螢幕上課,可以很清楚看見每位同學演練情況,立即給予回饋,雖然跟現場相比還是較不清楚,但至少我可以搭配聲音確認,不像之前收到15、20人時,會看的比較吃力,也容易漏掉幾位同學。

線上發聲09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兩天遇到之前上課的發聲學員,很開心他們聲音變好了。雖然他們都會回我,自己控制度還不好,或聲音上還有什麼狀況,自己覺得哪裡還不夠好,聽著他們對自己聲音感受度變高了,要求也提升了,感覺很開心。這時我總會告訴他們,現在的聲音有達到目前階段該有的狀況,聽起來的確是穩定的,接下來該往哪個方向練習。

我也是這麼一步步練過來的,從身邊朋友、老師們給的建議或線索,思索還有什麼沒考慮到的。萬一想不出來,也只能繼續找相關課程上課,不斷聽自己聲音錄音檔,瘋狂比對自己聲音跟他人聲音的差別,重新找方法調整。

大部分的調整會造成另外的偏差,像我前陣子在改善自己上顎突出跟小下巴問題,練了一陣子發現,只顧著中間,兩側力量不見了,趕緊換方法,重新找回平衡。練聲音就像蓋捷運,總會有很長一段交通黑暗期。

一開始的練習都是在處理大塊、明顯的偏差,越後面需要掌握的力量或協調越細緻。但沒有前面的大塊調整,就無法有細節,所以我總是告訴他們不要急,接下來可以再往哪裡前進。就像出門有GOOGLE地圖就很安心,我也希望可以成為他們的指南針,陪著他們找到前進的方向,知道自己聲音現在的定位,就不會容易焦慮或著急。也像爬山或跑馬拉松,走到岔路時,能看到路牌或指標指引,就會安心許多,身邊有人一起陪走、陪跑,心境上也會更放鬆,路程似乎也沒這麼遙遠了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不同學生會激發不同教學靈感。聽力好或敏感度高的學員,能讓我將練習拆解的更細膩;勤奮練習的學員,則推著我思考出更多面向的練習方法;「躺平」學員迫使我將練習簡化簡化再簡化,絞盡腦汁思考,如何讓練習強度降到最低,不會讓他們感到負擔或覺得累,即使很想躺平,還是願意練習。

躺平型學員總會告訴我,希望練習能簡單一點、不需要花太多時間,最好不要太累。我這人配合度一直都很高,學生想多練我就多給,希望能輕鬆,就發展出簡易仍有些效果的練習,當老師真是不容易。

不過要簡化,我得先將學到的新東西,消化整理成自己能理解的脈絡,再轉化成適合教學的內容。經過數次教學,在多位同學身上驗證後,不斷修正,最終成為確認可操作的「練習模組」。有了模組,才能簡化成「躺平」學員也願意練習的方法。

突然覺得好像在做數學因式分解,不斷的展開、分解或重組。當年解數學題很痛苦,現在解聲音題卻挺開心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0912發聲二十五期

每個課程我都有個流程筆記,每堂課要上些什麼、內容順序,上課前總會把流程拿出來思考一下,即使已經很熟的課,我還是會拿張紙條寫大綱,增強記憶。

上期發聲課隔了兩年才開課,第一堂課感覺卡卡的,似乎有東西不對勁,下課後把整個流程再順一遍,並對照一對一學員現在上課的內容,發現有些東西又被我自己推翻或捨棄,更新了。趕緊重新修改後面五堂課的流程,把節奏整回來,當然也重整了筆記。

果然修改成新程序後,第一週課程恢復流暢,時間上也不會這麼急促,能很紮實的確認每個人練習狀況。那天上完課,自己還挺滿意。

當年在台和首次當講師,我總會在上完課,將整個課程回想一遍,尤其有無法回答學生問題,或自己覺得講的很爛的部分,一定要好好檢討。無法回答的問題必須盡快找出答案,以免下次還是答不上來;卡住或講不好的部分,必須分析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,針對這些原因,可以有什麼方法改善,一一列出。所以剛開始教課時,不管是備課還課後檢討,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,但好處就是,隨著越來越純熟,需要花費的時間就越少,能給予學生的也越多,挺好的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很喜歡跟學生聊天,一方面是我本來就很愛聊,但其實也是透過聊天了解學生個性。畢竟學生之於我是個陌生人,我必須在短短四~六堂課的時間裡,讓他們的聲音達到自己想要的狀態,掌握學生性格就很重要了。

尤其每個人的需求不同,像那天口譯員講座,我就會建議大家還是要做點運動,因為逐步口譯是要面對多人群眾的,聲音能量相對需求較大;對櫃臺人員我說的卻是,平常說話其實不需要花這麼大力氣,即使沒什麼運動也沒關係,我只要讓他們知道怎麼讓聲音集中,在近距離對話中控制聲音狀態就好。

希望能有高音的學員,或想跟聲優一樣變聲的,我都會說,課程結束頂多能穩定基本聲線,要做到你們想要的,至少還要半年到一年,甚至一年半。但若只是普通對話需求的學員,大概三個月到半年就差不多了。

而在短短幾次的課程中,如何利用聊天得到的資訊與情報,找出最能激勵他們前進跟練習的方式,尤其是課程結束後還能讓他們繼續練習,有時才是課程重點,尤其那些期望需求高的學員。有時還得先照顧好學員心情或狀況,將他們帶出迴圈,這時總覺得聲音課也挺接近心理課程。

同步學員,快速分析並理解他們的需求跟狀態,也是很重要的教學功課。尤其在疲累或身體狀況不好時,更需要集中精神,跳脫出自己的狀態,這部分倒是跟在舞台演出挺像的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小孩的一對一課程,總讓人忐忑,畢竟小孩不是種配合度很高的生物,尤其又像今天這樣,為了下週二有個考試,希望能緊急協助加強的,總讓人很緊張。雖說家長都會提供一些線索,但在真正看到小孩前,一切都是未知數,畢竟家長也不定能用精準語句形容孩子狀態,有時跟孩子聊過,才發現完全不是爸媽之前說的那麼回事。大多時候都是當下邊跟孩子聊天兼觀察,再一邊確認家長希望我們協助改善的部分,慢慢找出原因跟改善方法,當然免不了要拿出BOSU跟瑜珈球收買孩子的心,增強配合度。

最怕小孩跟我說「我不知道」,如果是真的不知道的不知道,比較好辦,只要讓他知道,通常就會願意照著做;麻煩的是他不想知道的那種不知道,你很明確知道他其實輕易就能知道,但他完全沒有想知道。這種孩子通常也都蠻聰明的,這時就是較量智商跟過招的時候了,幸好我多長了幾年見識,他們用的花招我幾乎也都用過(咦?),只是怎麼在不動聲色拆招的同時,又得讓他們願意配合,就得看孩子屬於哪種類型隨機應變了。每回遇到這種,都有身心俱疲感。

今天又發明了幾個不同以往的練習方法,對於自己竟能靈光一閃,運用開合跳改善容易聳肩的問題,默默在心裡暗讚自己夠機靈。也慶幸這孩子不像媽媽說的那般嚴重,只是需要一些調整跟強化而已。

有時候覺得,明明一對一訓練比臨場抽題的演講比賽還刺激,也比講座或課程的不確定性更大,但我卻反而喜歡一對一教學。也許是因為一對一可以完全專注跟一個人過招拆招,對我來說,雖然難度較高,但反而精神消耗度較少,也比較有機會跟學員探討到比較深的東西,看見平常不會發現的細節。在打開門看見學員的瞬間,腦子就會自動分析歸納,判斷最佳執行方案,思考如何在最短時間展現成果。相較之下,雖更為緊張刺激,卻多了更多興奮與期待。

我愛一對一教學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發聲講座1127

今天出門前換好衣服,突然意識到跟上週穿了同一件衣服,趕緊打開上週照片確認,果然!馬上換了件衣服。會開始注意這件事,是當年每週到小學帶社團課,有天下課時學生說,老師,你今天怎麼又穿一樣的衣服?你只有這件衣服嗎?我才發現好像每週三我都會很習慣拿這件衣服來穿。因為小孩常會關心我穿什麼,記得有次演出,也有小粉絲問我,怎麼沒有穿那雙顏色不一樣的鞋子。小孩們總是很關心我穿什麼。

因為每個季節的衣服也就七、八件,輪一週差不多,以前也不太在乎哪天穿了哪件衣服,打開衣櫥,看到哪件就穿上😆。自從那天被孩子「關心」,開始會認真調整順序,至少不要重複兩三週都出現一樣的,以免讓人感覺是拿之前的照片來用。尤其上次被助教嫌棄穿那張,拍了臉看起來很黃,結果今天出門多花了幾分鐘時間換衣服。課程內容很重要,衣服也很重要,從來沒想過有天穿衣服也會成為煩惱。

謝謝今天來到發聲講座的朋友們,希望經過今天的說明跟解說,讓大家對於自己的聲音有些基本認識,並瞭解如何運用【聲音零極限】這本書,開啟自己對於聲音健康的意識及關注,祝福大家的聲音都能越來越美好~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