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  今天和朋友去唱歌,好久沒進KTV了。
唱歌的心情蠻平靜的,經過這幾個月的起伏,看來我已經比較能夠承受了。

由於我晚到,進去時朋友已經點了好幾首歌,會唱的就跟著唱了幾首,發現今天聲音蠻不賴的,是個適合飆高音的日子。
一口氣連點三首高音歌,死了都要愛、我相信、我期待。
點完以後才想,這樣連飆三首聲音會不會掛掉啊?由於有過前科,心裡在打鼓。

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  那天錄廣告,意外發現我好像能稍微抓的住廣告的感覺了。
果然演戲對配音有很大的幫助。

演出的時候,必須很專注的去揣摩講這個台詞角色應有的狀態,那天拿起廣告稿,這個廣告詞應有的心情狀態,莫名的就出現了。
似乎慢慢的抓回了一點我遺忘很久的感覺。

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  被邀請去看朋友的戲,因為裡面其中一段,是我配旁白的短劇。

一個短短的故事,大家耳熟能詳的青鳥,只有十二分鐘,裡面卻出現了八個不同的角色,旁白、哥哥、妹妹、婆婆、爺爺、女王、國王、時光爺爺。

真是技術大考驗。

我本身的原音是小男孩,所以哥哥的聲音沒問題;妹妹則用之前練出的小女生聲音;婆婆也還算簡單,老人家的聲音不難;女王就裝威嚴的中年婦女就行。
但是另外三個大男生的聲音,可就一個傷腦筋了。

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  今天去錄音室,朋友說我錄音時的聲音,和我平常說話的聲音變的不太一樣,如果光聽錄音,一時會聽不出是我的聲音。
的確,連我自己都有發現有那麼點不一樣了。

我的聲音在轉大人了吧!

大概是自己潛意識裡不想長大,所以臉、聲音似乎都很有默契的,跟著一起停留在孩童階段,聲音像童音,這張臉則總讓人覺得不到十五歲,明明都已經有兩倍歲數了。

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  很難忘記那一次,被領班要求配一個小女生的聲音,回家練了一晚的結果,得到客戶一句:「這角色是個小女生耶,不是小男生」。

從那天起,每次配女生的聲音,我就覺得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很彆扭,極度不喜歡配小女生的角色。
但因為是女生,不認識的領班,一開始自然會要我去試女生的聲音,因為對他們來說,小男生的聲音屬於高度變音技巧,不是一個新人一開始就會的。
雖說蠻傷腦筋的,但其實也是有好處啦~至少我可以不斷練習小女生的聲音。

邱小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