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孩子常見的聲音問題

這集要跟大家聊聊,家長一般常來找我協助的孩童聲音問題,最常被詢問的自然是聲音沙啞或聲音太小、不敢將聲音放出來,這部份通常我都會建議採用一對一發聲課方式,幫助孩子找回身體協調;另外就是表達內容過於簡短,或說到停不下來常常離題,這部份則是需要閱讀陪伴引導。一起來瞭解怎麼協助孩子加強表達能力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來今天是蠟筆小新的生日,筱曉編果然很會找這些資料來發文拍影片,基本上我從來不會注意這些事,果然還是需要人幫推,才能產出不同東西。

帶小學社團或兒童營隊時,總會穿插卡通變聲喚回同學們注意力,或是作為強化練習的動力。有次在廣福,同學們要我用蠟筆小新的聲音念段子,我說如果他們能夠整齊不亂,而且都記得我剛提示的重點,一次就完成整段練習,我就表演給他們看。這次練習,大家的專注度真是前所未有的高,連平常漫不經心容易出錯的同學,都認真起來,小心翼翼的跟大家搭配著。雖然還是有出一兩個小錯,但大家這麼認真,還不表演慰勞他們一下實在說不過去。那是唯一一次用蠟筆小新表演快板,記得當時只演了一段,還被抗議沒有整個演完。孩子們,表演已經很累了,用蠟筆小新聲音表演是雙重累啊~

小男生本來就是我擅長聲線,以前就曾用巧虎聲音帶親戚小孩練習垃圾分類,同學聚會偶爾也會娛樂小孩們,尤其是瞬間切換喜羊羊或小丸子卡通裡好幾個角色,總會讓小孩很興奮。不過孩子的最愛還是蠟筆小新。

如果有想學習什麼聲音技巧,歡迎留言告訴我,我很樂意為大家拆解各種聲音表演技巧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undefined

今天玲瀞老師一進來,就拿出這本繪本,說這幾天剛出版的,很棒的書,這個月可以改成介紹這本?正巧前兩天看的戲「易卜生之屋」、「封塵舊事」探討的也是家庭裡埋藏的往事,加上今天早上聽管風琴音樂會時,被挑動的情緒,錄音當下竟連玲瀞老師問我的問題,一時都答不上來,我整個人掉進繪本故事裡了。

每次出現這種狀態,都覺得自己像是掉進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,又或是米老鼠卡通裡,睡夢中的米老鼠進入的鏡中世界。邊聽著玲瀞老師解說繪本裡細緻的手法,將我前兩天本就還沒回來的心,又拉進兔子洞裡。

通常看完一齣很有感觸的戲,總會發酵好一陣子,一段時間都會在劇情裡,或被碰觸到的情緒裡迴盪,只在工作時切換回現實,休息時回到我的兔子洞,消化吸收接受到的東西。沒想到這繪本竟將我在工作時拉進兔子洞,還好不是現場節目。不過也許就是因為是自己的節目錄音,所以大意了!平時工作中,我總會切實關閉兔子洞門,以免自己又把大半心神放在兔子洞裡。

以往只在看小說時有這種情形,沒想到繪本也有這種魅力,真開心能跟玲瀞老師一起做聊聊繪本單元, 讓我看見圖像與文字結合的新世界,兔子洞裡的多元宇宙層次更多了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易卜生之屋

錯綜複雜的劇中人物關係,以及瞬換的時代背景,以我這不是很擅長背人名,尤其是外國名的腦袋,跟的有些吃力。看國外小說,可以翻回前頁確認人名,看戲可不行,只好聚精會神的想辦法跟上。儘管如此,三小時二十分鐘仍然轉瞬就過,完全不覺得時間過了這麼久,好戲總能讓人沉浸其中。

早年剛開始看戲,一直不敢買國外演出,因為怕聽不懂,會為了看字幕跟不上,等習慣戲劇節奏,才試著買國外劇,一看就上了癮,才知原來戲劇如此多樣且細膩。第一次震撼是在德國劇團的哈姆雷特,演員一出場就用攝影機對準自己的臉來個大特寫,投影在戲劇院舞台螢幕上,令我驚奇的是,儘管他穿著現代服裝,他的眼神讓我接受他就是哈姆雷特,毫不懷疑的相信著,原來情感對了,其他都不這麼重要了。

自從看了那齣哈姆雷特,我開始思考比較各國戲劇的差異,尤其是莎士比亞戲劇,哈姆雷特就不知看了多少版本。開始理解各國文化間的差異,以及中西方演員表現性的不同,尤其是在聲音上的差別。語言真的不是重點,情緒才是,以及對角色心理狀態的理解與詮釋,這些在排練故事劇樂部故事時,都是我極重視且希望演員們能表現出來的。聲音對了,情緒才能到位,能理解角色狀態,才有辦法展現情緒層次。

雖然只能看錄影版,但在疫情的現在,能看到國外的戲,還是很感動。之前去威秀買英國劇院現場,曾被售票員問這票這麼貴為什麼有人會想買?其他人我不知道,但我就是愛劇場的流動,即使是錄影版都感覺比電影來得真實,而且一鏡到底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準備面試的孩子對自己不太有信心,也不知道該說什麼,眼神飄移。花了點時間做眼神訓練後,我請他把雙手自然環抱在前方,收回身體前,感覺的到雙手非常緊繃。我帶著他像伸展操般,用肩膀帶動手,慢慢放鬆手肘以下部位,沒問題後,請他雙手如攤掌般往前畫圈,並且試著配合呼吸速度,接下來就可以開口說話了。

就先以幾句簡單自我介紹做練習,我是XXX,就讀XX高中,我參加許多營隊,在擔任幹部過程中,學習到危機處理的能力。前兩句沒什麼問題,後面眼神又開始飄移,每句前面也多了個「然後」。我請他先加入眼神練習,看著我說話,聲音沒這麼含糊不清了;接著請他雙手繞圈,調整呼吸,跟著繞圈速度把話說出來,開始有節奏了,只是「然後」還在;我請他不要把「然後」說出來,在心裡說就好,第一次試,來不及煞車,「然」還是脫口而出,第二次就能把「然後」放心裡不說出來了,開始有了句子間的停頓;最後,我請他把要強調的地方,讓手停止繞圈後,再放慢速度繞,整個節奏就出現了。

新動作開發完成。

想瞭解更多關於音階與節奏感練習,並能運用在簡報、溝通上,歡迎參考「自在表達」課程,學習如何在正確場合使用正確聲音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