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外國學生又來台灣了,很開心跟我分享,他這次買了全套資治通鑑。還提到正在學中級中文,乍聽有些驚訝,想想也是,初階已經難不倒他,高階也非難事,畢竟都在讀詩經、楚辭了,反而是比較口語,類似白話小說、新聞的內容,反而比較困難。
雖然這些都不是我能協助的範疇,只是他會習慣用正在學習的內容練正音。當年就曾問我能不能用詩經練習,我說可以,但你得給我注音版參考,不然有些字我也不會唸。反正同一本書,他總是會買好幾種版本,隨手就能拿本注音版借我。
在討論這次要用的講義時,正好看到當年「畢業考」那篇文章。
天空還是一片淺藍,顏色很淺。
那時他一直不停卡關在「顏色」這兩個字上,今天又「跑調」了。
因為疫情後他大多在歐洲,很少講中文,在口型、語調上,不自覺會回到歐洲語系模式。上次回來,幫他調整上唇跟臉頰,聲調穩定度增加不少,但語調仍有些偏差。
中文很麻煩的就是,除了聲調起伏外,不同聲調間的搭配,還會產生語調,得將整個字提高或降低。這是我少數需要寫板書的課,之前還曾去中文系演講過。儘管我沒學過國音學,但傳統曲藝在這部分可是極為注重且紮實的,只是從沒有人拆解開來說明而已。
調整完語調,再幫他微調ㄢ的口型。還現學現賣了新學的壓舌根,快速幫他的舌頭,從歐洲語系轉至中文重心,果然發音又標準許多。以後回臺灣第一件事,就先壓壓舌根,切換回中文模式,應該就沒什麼問題了。
大概跟我比較熟了,當年試著帶發聲技巧,他不太理我,但現在接受度卻挺高。也許是我現在教學手法比較好?能夠順著他的需求說明,找到適切的切入點。
跟他上課總有不少收穫,希望有天即使很久沒說中文,他也能完全無誤的說好「天空還是一片淺藍,顏色很淺。」這句話。
繼續努力微調他的口型,繼續默默將發聲技巧,套入正音教學中。
延伸閱讀:用顯微鏡檢視注音符號、你是外國人嗎?、發聲穩定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