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對一發聲最後一堂,我總會用拋球,帶身體協調跟聲音距離感。
我會先以兩公尺左右距離,讓學生習慣拋球方式跟身體協調,再到大教室,幫他們找到更有力量的狀態。若有公眾演說需求的學生,還會加入九宮格練習,了解掌控全場的聲音能量,然後再次回到小教室,請他們面對兩公尺外的聽眾,以剛才大教室模式說話,練習力量的控制。最後坐回桌前,回到一對一距離,感受律動不變,力量及聲音狀態的改變。
以往拉回小教室,要他們以大教室聲音狀態,講到兩公尺距離,只是為了讓學生感受身體力量,理解怎麼調整掌控聲音。今天講解時發現,所謂的遠中近距離,拉回一對一對話也適用。
我之前總會跟學生說,我在視訊時,會想像聽眾離我一公尺遠,等於我的聲音是投射在螢幕之後。若以現場一對一來說,也就是我會將聲音距離,投射到談話對象後方。
若以大場講演比喻,我是將談話對象,當作是第一排,在他後方,還有第二排、第三排,所以即使是最弱的聲音狀態,也是投射在談話對象身上,我的聲音就不會太過小聲、聽不清楚,或讓對方感覺沒在對他說話。
同樣內容熟練一段時間,就會突然延伸出更多想法,又解開一小塊灰色區塊。就像是在探索聲音領域過程中,慢慢向外延伸擴張,解密未知領域。這也是我後來喜歡教學的原因。
之前自己一個人練習,時常卡住,或往一個方向前進很久,才發現走錯路,多繞很多彎。雖然教學跟自己練習一樣,也都是重複做同樣的事,但每位學生的練習狀況、遇到困難、聲音需求都不同,加上聽自己聲音容易有盲區,聽別人聲音相對比較客觀,就容易分析開展出新面向。
對聲音運用又多了進一步理解,感覺自己又看到更多面向,覺得開心。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