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增鍇老師

今天邀請鍇哥來錄節目,原本開給他兩集主題,預計可能會錄到三集,沒想到直接五集收工!滿滿的存檔節目,我好開心~(誤)

如果不是相聲迷,大概不太知道劉增鍇老師,他是臺北曲藝團的創團團長。我跟他其實不太熟,不常接觸,但不知道為何,跟他還挺聊的來,文彬老師像哥哥,他反而比較像朋友,可以天南地北聊的朋友。

今天一來,還沒錄音就先聊天一小時。聊天講的是我認識他之後的事,節目裡聊的,則是我不知道的那個年代。之前已經邀請過許多老師來上節目,這次聽鍇哥娓娓道來,除了補上不少區塊,更是讓我從另一個面向,理解了那個我來不及參與的部分。

錄完節目覺得,當初決定做「聽聽相聲」單元真是太好了,可以聽到好多好多內幕跟八卦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50416練習

帶【故事劇樂部】演員練習,最開心的就是,沒有時間壓力,即使兩小時只專注一個點都無所謂。加上跟演員都有一定熟悉度,藉由他們拋出的問題,也能讓我思考得更全面,增進教學細緻度。

疫情過後,發現他們身體穩定度變弱了,雖然技巧變好,但聲音控制度卻沒之前好,畢竟以前可是每月都在練,三年的空白真的很可怕。

有鑑於發聲課又進化了,現在都在幫學生找回身體協調,結果我的演員掌握度不高,這實在太不像話。上次練完核心穩定後,今天加入背肌力量,放鬆腰、肩,讓身體更穩定。

肩放鬆、背穩定、腰支撐、臀發力,看似輕鬆的身體,內部忙碌的很,明明沒做什麼,卻很累人,會流汗的。這也是為什麼寒流來的冬天,我也只穿短袖演出的原因,尤其主角戲,演到一半都會發熱爆汗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13不一樣也沒關係

這集要為大家介紹的繪本,是由【字畝文化】出版,張哲銘創作及繪圖的《不一樣也沒關係》。

一群小蜘蛛出生了,從蜘蛛媽媽那裡學會吐絲織網的能力,但是,蜘蛛路易斯織出的網好像跟其他蜘蛛不太一樣?抓不到獵物的牠,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蜘蛛媽媽會怎麼幫助路易斯找出自己的優點,明白即使跟其他蜘蛛不一樣也沒關係?一本教導孩子接納並珍惜自己獨特之處的繪本,也帶大家了解,如何用聲音表現出「非人類」的擬人化聲線。

《節目段落》
00:00:03 繪本《不一樣也沒關係》介紹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看到日本節目介紹分泌唾液能增強免疫力,提到愛講話、練繞口令比較不容易生病,身為一個不說話就會得憂鬱症的人,難怪小時候想生病請假都有點難。

之前因為喉嚨長時間慢性發炎,導致口咽肩頸姿勢偏差時,的確有感覺比較容易口乾舌燥,尤其聲音沙啞時。這幾年隨著下巴放鬆,舌頭位置、力量正確度提高,的確發現口水分泌量增加許多。以前暑假跟一群孩子關教室兩個月,總會生病,現在幾乎不太會了。

分泌唾液除了減少生病外,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,長時間講話,也不會覺得喉嚨很乾,課堂上我也總用這點激勵學生練習。發聲課第一、二堂課,總會看到學生不斷喝水,後面幾堂,漸漸喝水次數減少,也是個評估練習狀況的點。

這時會有學生問,口中總是有口水分泌,說話不會噴口水嗎?舌頭用力方式正確就不會。不但不會噴,還能幫忙把口水往喉嚨裡送,這也是為什麼不容易口乾舌燥的原因,等於每分每秒都有水分補給。

我是都會有意識的觀察,尤其在講課時,若是感覺口水積在嘴裡,或發現比較容易生痰,就會知道自己又肩頸緊繃,或咬合出現偏差了。知道原因,調整就簡單很多,除非偷懶,否則聲音出狀況的機率已大幅降低許多,終於又漸漸找回當年的金剛不壞之嗓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一開始舌頭肌力練習,只有舌頭仰臥起坐,是為了讓咬字正確發展出來的。但這動作有些同學不太容易做到,所以把從醫生那裡學來的舌貼上顎跟繞圈練習加了進來。

原本是覺得繞圈比較簡單,所以順序為繞圈、貼上顎、仰臥起坐,後來發現,也不完全是這樣,有些同學反而比較容易掌握舌頭仰臥起坐,無法繞圈。

才知道這三種練習,其實沒有先後之分,而是鍛鍊部位的差異。有點類似重訓的單一部位訓練,這三種練習,強化位置也不太一樣。像今天的同學,同樣是習慣舌尖用力,橫向口型明顯,但他的習慣是下巴會左右橫移。貼上顎跟仰臥起坐不是整個舌頭的移動,這個狀況就不明顯,但轉圈就無法控制了。。

儘管之前也有同學因為過度緊繃,導致舌頭無法貼唇繞圈,卻是第一次遇到以橫向方式帶動的。因為也不是嘴唇用力,所以第一堂課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,終於找出下巴一直無法放鬆的原因。

既然無法繞圈,就先做兩點訓練,還得固定下巴避免移動,將力量轉移到舌頭。下課前,兩點間的移動已沒什麼問題,適應個幾天,應該就能習慣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