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是一對一第四堂課,雖然學生的語調依舊平淡,不過音高已經回到正確位置,呼吸換氣也穩定許多,不會吃字或尾音消失了。通常最後一堂我會帶全身動能協調,也就是用拋球,讓學生感受聲音的集中、力度跟距離。

因為前陣子他認真練笑容,臉上表情已經明顯趨近正常,不再這麼僵硬,因此我試著幫他增加一些聲音的層次與變化。通常我會先從兩公尺,也就是十人左右的距離拋球,習慣後到大教室,做三公尺,約三十人左右的拋球演練,讓學生更適應身體的集中、力量與動態連續,最後回到小教室座位,將剛才的協調,轉化成近距離聲音,舒服好聽的聲音大致就成形了。

完成身體動能掌握,我會根據學生狀況跟想望,帶入需要的練習。在戶外或喧鬧場合的,讓他們更懂得用身體力量控制聲音凝聚;面對孩童或需要蹲、跪上課的,瞭解如何不會壓迫聲音;視訊、直播需求,則找到與螢幕跟看不見聽眾間的距離;想學變聲或唱歌的,幫他們找出更紮實飽滿的呼吸圓跟身體動能。

這次的挑戰是「在面部無表情下,讓聲音出現最基礎的起伏與情緒」。我請學生將拋球對象放在桌上、我身上、我身後桌上,這時就出現類似三塊板「答嘀空」中輕重的三種節奏、三種力道。再輔以倒八跟q字型的結合運用,倒八的往前圓就像是拋向我身後桌上的力度,倒八往後圓則是類似往桌上的輕身跳躍,q字型下方圓,就是往我身上的集中穩定。

說話其實是由很多呼吸圓組成,像游泳般不斷換氣前行。雖然上課時,我都會這樣跟學生說,但其實我並不完全理解我自己的說話圓長什麼樣子,我通常都只是畫上幾圈,就讓它隨著聲音畫面、對象情境發展。今天帶著學生練習,突然對自己的圓有點懂了,我理解了自己是怎麼在複合運用這些基礎概念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231125狂森巴

對舞蹈領悟力低落的我,進場前就做好「看不懂純欣賞」的覺悟,沒想到一開始就很吸引人,正想著這舞者身體也太柔軟,就迎來燈亮的震撼。

因為舞者沒有穿衣服,又是在小劇場裡,可以很清楚看見肌肉細微呈現!原來背肌可以這樣動!原來腹部肌肉連續慢動作長這樣!原來核心聯動臀部是這個樣子!今天看的格外專心,深怕錯失任何一個細節,感覺是來進修,不是來欣賞演出的。平時思考的一些概念,今天驚喜的在舞者身上看見了,真是意料之外的收穫。

除了足球,對巴西的理解,一直只有曾是葡萄牙殖民地,雖然偶爾會看到關於巴西的新聞,卻也沒太留意。原來黑人問題,在那裡也很嚴重,我以為只有原住民與歐洲移民的衝突而已。

「對巴西人來說,黑人不算是人。」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快時尚的商業模式,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,他們鼓勵消費者用後即丟,而這些大量生產、緊跟潮流的服裝,不但縮短了服裝的使用壽命,還毒害動物和環境的健康,丟棄時還會產生甲烷,讓溫室效應變得更嚴重。
只要每個人買衣服的時候多想一下,只買需要的衣服,並且重複穿著,就能保護動物跟環境唷~

邱筑君-野生動物守護精靈
羅紫瀅-老鼠美美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跟外國學生上課,除了注意練習狀況,還得分心感受他們是否有無法理解的部分。

並不是說他們理解能力較弱,只是雖然說的都是華語,但畢竟每個地區用語多少有些不同,有時順著習慣用語說出,會在他們表情中看出不太理解的神情,急忙再轉換成比較容易懂的方式說明。就像有時也會需要思考一下,才會知道他們說的是我們用語裡的什麼。尤其聲音教學,有些比較專業的內容,在不是太了解的狀況下,還得轉換名詞語意,理解上就會較臺灣學生慢些,尤其還用視訊,隔了層螢幕。

加上今天不知怎的,視訊連線有些雜音,聲音不太清晰,所以講解時有刻意將速度放慢一些,才順利結束練習。雖然視訊課很方便,沒有什麼國界限制,但為了看清學員動作、聽清楚他們聲音,總得比現場花上更多心神,很累人。

有次諮詢,學員連上線發現開鏡頭會當機,在無法解決下,只好全程「盲聽」,每回遇到這種需要憑聲音聽出學生動作的狀況,尤其是從沒見過的學生,只能憑聲音狀態,感受他的體型跟用力方式,我總會覺得能量像是集中在額頭,那裡張開了類似二郎神的第三隻眼,讓我「看見」學生的動作跟身體狀況,超耗能的。

幸好今天只是聲音有些雜訊,不需要一大早就使用超能力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的學生已經來到第三次課程,但他仍然對瞠目練習有些掌握不到,不知道該怎麼讓眼睛撐住。仔細觀察,的確他都只是在睜大眼睛而已。

原本我都是要學生感覺「眼珠像是被往後拉住」,但這招對他完全無感,於是我試著請他想像「眼珠往後退到後腦杓」。雖然一開始眼睛還是在亂跑亂轉,不過試個幾次,開始有撐住的力量出現,終於不是睜眼,是往後撐住了。有了這個力量,再請他拉眼角、睜開眼睛,最後想像眼珠後退到後腦杓,總算找到練習方向,聲音也穩定下來。

他說從小弱視,所以幼稚園就戴上眼鏡,第一次聽到比我早戴眼鏡的。我因為假性近視,小二就掛上眼鏡,中間度數增長很快,直到高中才緩和下來,一直維持度數到現在。那時度數快速增加,讓我有些焦慮,尤其我爸又說,近視超過一千度就會失明!雖然後來高二有位同學近視一千三百度,打破了這說法,但我也不想跟那位同學一樣,兩眼無神,看書時鼻子快貼到書上。

我爸教了我一些眼睛體操,那時為了不要失明,想到就會練習一下。今天突然又想起這些練習,尤其讓兩眼刻意向外分開的練習,可以強化兩側力量,便帶著學生練習。原本會跑來跑去的眼珠,果然就慢慢穩定,力度也增加不少,順利將聲音拉回正確位置,挺好的。

又開發一個新練習法,一起想像眼珠跑到後腦杓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