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r 13 Sun 2022 21:53
【生活有感】艺言堂相聲小學堂
- Mar 12 Sat 2022 13:01
【教學心得】幫助孩子找回說話時的身體力量
又到了小小說書人比賽的季節,今天來的孩子被老師說上台聲音太小,聽不清楚。不過會被老師選上參加說故事比賽,通常不是太過害羞的孩子,只是不知道在台上要做什麼,導致變成念稿,聲音自然就越來越快、越來越小,變成喃喃自語。這是最常見也最容易調整的情況。
今天這孩子雖然只有一年級,不過比較不怕生,很快就跟他混熟了。發聲調整最困難的,就是得先跟孩子建立信任感,才有辦法對他們動手動腳。畢竟得在最短時間讓孩子理解到底要做什麼,從身體直接記憶是最快的。每回在營隊進行這部份,說明講解時,大家都會大叫好奇怪,但聽到同學聲音在做這些奇怪事情時突然變大聲或變好聽,抗拒心理就會漸漸退去。
不管發聲、朗讀、演講、說故事,一對一還是營隊,讓孩子找回身體的力量,是我一定會做的事。只要先能控制聲量,讓小聲的孩子音量變大;原本聲音就很好的孩子,聲音變飽滿厚實,傳達力更強,接下來不論是加上情緒或動作,就會像在做好的蛋糕上加裝飾,簡單許多。來到我們課程的孩子,大多是願意表演的,因此只要帶入他們生活情境,需要教的只有控制力道,以及適時引導他們呼吸斷句而已。只要孩子願意跟著玩都好辦,至於害羞的孩子又是另一種引導方式了。
現在孩子因為3C產品使用量較高,容易出現在台上分心的情形,讓他們練習定點注視、看前面說話也是很重要的。今天的孩子講話時會不自覺低頭或東張西望。因此在練習過程中,我會不斷提醒他要對著全班二十六位同學說話,還要看著教室後面同學畫的圖畫,慢慢習慣這件事。
一對一因為只有一個孩子,自然就是不斷反覆,直到記得;營隊則是利用每天連續上台,不斷強化。小孩只要身體記憶了,就會很快能做到,只是在把舊習慣移除,重新建立新記憶的時候,需要花比較多時間而已。
- Mar 11 Fri 2022 12:51
【聲音技巧】年紀大了聲音一定會變低或變啞?
大部分的人聲音都會隨著年齡變化嗎?年紀大了聲音一定會變低或變啞?
許多人都認為聲音變低變啞,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,年紀漸長的確是影響聲音的其中一個要素,但並不是導致變低、變啞的關鍵。
- Mar 10 Thu 2022 13:06
【聽聽相聲】兩岸80後演員大不同
特別來賓/相聲&脫口秀演員黃逸豪
謝謝小豪三度來到節目中,這次要來跟大家聊聊,幾年前與大陸80後演員交流、同台演出,兩岸年輕一代相聲演員有些什麼不同?有哪些部分是值得借鏡學習的?喜歡黃逸豪的朋友們,千萬不要錯過!
相聲是發源於北京、天津的表演藝術,加上相聲表演語言性較強,許多人對於相聲都會有「需要講北京話或很捲舌標準國語」的迷思。但其實所謂的表演語言性,比較會是在內容、表現性與流暢度上。
不只相聲有這樣的迷思,許多學生上發聲或表達課,也都會特別強調,他們只是想把話說清楚,沒有要學很捲舌的標準國語。不論是大陸普通話還是臺灣的國語,都是源自北方語系,說話換氣方式本就與南方語系不太相同。大陸的標準普通話,仍舊是以北方語系為基礎發展,臺灣的國語則是融合在南方語系說話方式中,自然大陸普通話就會與我們的國語有著差異性口音,所以我教學的時候,也不會教很捲舌的國語。而且其實許多人說話不清楚,並不完全是咬字的關係,歡迎參考原來臉也需要運動這集。
- Mar 08 Tue 2022 23:34
【故事劇樂部】排練激盪出的靈光
昨天寫新故事的時候,有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,總覺得寫得不是很順暢,也花了比往常多一倍的時間才將劇本完成。排練前都還在擔心,這故事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。晚上排練時,一開始也有些卡頓。雖然這一年來,還是有安排團練,但正式排練跟演出,彷彿已是許久前的記憶。
不過原有的記憶仍在,走過一輪,整個故事又活了起來,第二輪走完,彼此間的默契與句子流暢度都回來了。因為這故事有不少音效及逗趣台詞,依舊是邊排邊大笑不已,熟悉的感覺再次回來,故事畫面清晰了起來。
雖然還沒正式恢復每月演出,只是排練短篇故事,但又能繼續玩故事、說故事感覺真好~聽著演員們的互動,突然閃現的台詞靈感;為了讓故事更活靈活現,自動生成的音效或反應。
能夠重新排練真是太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