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學生來到發聲課堂上,才發現他們以為的抬頭挺胸,其實都用力過頭了。當我請他們放鬆時,他們總會整個上半身放掉,然後問我,這樣不會太彎腰駝背嗎?這樣當然非常彎腰駝背。我總會請他們看著鏡子裡的自己,並對比我的姿勢,這時他們才意識到,我的身體並沒有像他們這麼內縮。
這時我會請他們回到原本的抬頭挺胸姿勢,開始一段段放鬆。先收小腹,放鬆腰;再把脖子回正,避免肩膀內縮;接著放鬆胸口、肩膀,讓力量回到背;最後收下巴。這時我會請他們再看鏡子,看見自己放鬆卻不彎腰駝背的模樣。不管臉還是身體,我總是在讓學生理解,其實每個部位都是可以分開動作的。這是我從重訓跟街舞中,啟發出的練習概念。
第一次上教練課時,教練請我做弓箭步,然後問我哪裡在用力,我說全部都在用力。幾堂課後,我才開始能夠讓該用力的部位用力。雖然有了分區用力概念,但還沒有運用在聲音練習上。後來報了街舞課,有天,老師說要練習把胸肌分四塊動。啊?分左右兩邊感覺都有困難了,竟然可以分四塊!那天當然沒有成功分四塊,但卻讓我意識到,原來我以為一整塊的肌肉,可以分開來動!從此開啟發聲肌肉分化之旅。
臉一開始分成下巴、臉頰、眼睛,現在臉頰分上中後,還多了上唇中間、兩側,這還只是外面,嘴巴裡都沒算上。上身一開始也只關注在收小腹、放鬆腰,頂多加個肩膀,現在胸口、上下背,甚至肚臍那一圈,全都拆開來。下身除了各部位拆,還分前後。
雖然學生聽到要拆這麼細,一開始大多覺得心累。但細緻的好處就是,每個部位都有明顯提升效果,我總會跟學生說,練好一個地方就好上一點,練好越多部位,聲音就好上很多點!整個就很有練習動力。
拆分到這麼細之後,練習勤快、肌力控制度高,或感受力較佳的同學,有些到後面兩次課程,就已有顯著效果,三個月第一次電訪,聲音就已經蠻穩定。
我自己也有深刻感受。今年暑假從早到晚忙兩個月,這個月又因為搬家強力勞動,聲音依舊維持不錯的穩定度,自己頗感滿意,挺好。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