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在復興電台的單元主題是曲藝,聊這主題,當然從我最熟悉的快板聊起。

一集20分鐘,光快板竟就聊了七集。從基礎分類,三塊板、七塊板異同,到唸唱、輕重音呈現、人物進出,甚至還示範好幾個段子,分析快板跟快板書的差異,以及板書中唸白與節奏語句之間的轉換。

儘管對快板演員或流派不太了解,但講到分析段子、節奏、字音、語氣轉換、呼吸換氣,隨便一個我都可以講很多,也是因為這些,我才愛上快板的。

錄完第六集時,我跟李婕姐說,這是我第一次聊這麼多,我才知道,原來我對快板了解的還不少。除了那幾年在廣福的教學,稍微有些深入,但畢竟是國小孩子,也無法帶的太細緻。一般的講座、課程,頂多就幾小時,更不可能深入探究每個細節,突然發現,快板之於我,原來一直有著這麼重的份量。

第七集從板書聊到鼓曲,因為我對鼓曲不熟,無法深入聊太多,只能大概講解表演形式,順口提到我們一群義工跟著文彬老師學唱單弦、岔曲的事,還唱了我最愛的岔曲「風雨歸舟」。

特別喜歡「霎時間雨住風兒寒,天晴雨過,風消雲散」這幾句。連到下句首字的方式,讓整個節奏就很有暴風雨突放晴的那種恍若隔世感,每次唱都很有畫面。
加上這首節奏變化很大,完全不會讓我感到無聊。

對於慢節奏很容易昏睡的我來說,這首完全對上我的節奏跟胃口。也因此,這麼多年沒唱,依舊沒有走音太嚴重。當然,錄音前有偷看幾位老師影片偷練一下。

錄音時沒什麼感覺,但剛才看自己錄的影片,覺得好像把岔曲又唱成小花臉了。自從那年學京劇後,唱傳統樂曲時,耳畔總會響起京劇老師的話:「你就是個小花臉啊!」可惡,我明明比較想演花臉!

撇開小花臉式唱法,覺得這幾年聲音控制度提高不少,不管是轉音還上去高音、下去低音,都有進步,自己挺滿意。後製時,看到有聲音清亮、聲音渾厚等調音,結果發現轉換後還不如我原音來的好聽!我對自己的聲音就是種盲目真愛,完全就是一個自我感覺非常良好。

今天錄完音,感覺像是回到過去跟大家開心學唱曲,跟文彬老師研究討論快板的日子,很是想念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邱筑君 的頭像
    邱筑君

    邱小蛙聲音玩樂窩

    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