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今天觀摩林治療師診療,正巧是名下巴前推,也就是一般所謂戽斗的個案。剛好前陣子有位學員也是類似情況,所以今天能更仔細看見之前我沒注意到的地方,對於整個頭、臉、唇、舌的連動,多了不少理解。

我看的不是治療師手法,這幾個月下來,我很明確知道那不是我擅長的,而且對我來說,我比較喜歡告訴學生為什麼,讓他們理解並找回身體的協調,雖然我知道這種方式比較慢,無法立即見效,但因為我自己也是習慣這般學習的人,我不介意花時間,我更在意了解為什麼,不喜歡只是照做就好。當然,如果發現學生無法像我這樣,我會先試著引導他們思考路徑,還是沒辦法,才直接給方法讓他們照做。

也常有學員問我是否應該尋求醫療,情況嚴重自然得醫療協助,以矯正器來說,當然裝了在練習上會有很大的幫助,就像復健有輔具協助,也能有事半功倍效果。只是若狀況是有機會自行修正的,我就會先試著調整。就像當年耳鼻喉科醫師建議不要開刀,要我自己先控制胃食道逆流跟改善聲音,雖然花了四年時間,但也讓我對自己的聲音及身體有更多認識,更知道怎麼照顧它們。

我習慣將醫療當成最後手段,加上當年因為工作及車禍導致身體受傷後,我總會在心裡想著,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樣會受傷就好了。曾有朋友問我,如果有人跟你說了,你就會做嗎?我不知道別人如何,但我會。至少我爸小時候跟我說的那些,雖然我總會表現出覺得很煩的模樣,但我時常會練習,一直到現在都是。覺得我爸碎碎念很煩是一回事,該做的還是得做。

我喜歡科學,因為我覺得科學就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好。所以我喜歡運用科學方法,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了解,這樣就能減少受傷或不舒服的情形發生。不論在生活或教學,我依舊持續朝這方向努力著,因為,每天醒來身體都不會痛,聲音依舊宏亮,感覺真的很好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邱筑君 的頭像
    邱筑君

    邱小蛙聲音玩樂窩

    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