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期線上發聲學員,第一次出現四位頭腔共鳴,因此在做共鳴腔練習時,發現一些跟以往不太一樣的情況,但因為我自己本身以前也是頭腔型的人,所以對於他們在找到自己中低音的困難上,也頗有體悟。
頭腔共鳴的特色就是聲音高尖、速度快,常給人不穩重的感覺,因此為了「適應社會」,我們常會無意識壓下巴,將尾音壓低收住。今天特地示範了正常動下巴及後收下壓的狀態,讓大家瞭解如何讓聲音回到舒服中音,尾音也不會卡住或吃字。
有同學說家人覺得他都這把年紀了,還用這種娃娃音講話,一直想讓自己聲音比較符合年齡。我當年剛開始教課當講師時,也有這種困擾,加上我長的矮又娃娃臉,更是常常遭受質疑眼光。就像男生有娃娃音會被嘲笑娘一樣,我有時會覺得這是種對頭腔共鳴者的霸凌,用頭腔共鳴說話總會被認為不夠專業、或是像個孩子。
所以聽到同學們找到自己的中音,覺得說話變輕鬆、聲音比較符合年齡、聽起來穩重許多,總會覺得很開心,因為我以前超討厭別人用那種質疑眼光看我的,以前我總是將那些質疑轉化成練習動力,逞強的想證明自己是真的很有實力,感謝那些人讓我不斷強迫自己變得更強。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