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學員一來,就說上次舌頭練習,讓他感覺整個頭張力有點大,由於顳顎關節有點卡,練習時總會很有感。昨天才學到,今天就有機會用上,真開心。
不過因為還沒能消化整理,只能先簡單帶記得的小練習,再搭配上唇練習,果然就讓肩膀、胸口、臉放鬆許多,挺好的。除了平時會觀察的臉部用力狀況外,還特別注意昨天趙醫師說的傾斜,果然增加參考點後,教學上省力許多。
因為學生是口譯員,在最後一堂聲音集中度練習,都是以配音員等級在帶的。只是同步口譯聽眾帶著耳機,距離感上,與配音稍有差異。
每回講集中度,就常被問,有麥克風還需要注意這個嗎?大家普遍對麥克風都有誤解,麥克風就只有增大音量的功能,其他還是要靠自己的聲音啊!學員還是有些疑惑,麥克風聲音是從喇叭傳出,喇叭不一定在前方,甚至可能像我們教室有環繞音響,聲音有沒有集中,很重要?
有疑問直接驗證最快,馬上打開麥克風,並用同樣一段話,讓他練習用集中聲音以及用原本聲音說。用同一段話的好處,就是能非常明顯感受到對比。
集中度真的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聲音感受。通常在外邀講座,我總會直接示範兩種不同狀況,讓大家比較。沒有集中度的聲音很吵,而且會像發散在空間中的白噪音,聽眾不夠專注就容易分心。
集中的聲音,明明音量一樣,卻不會讓人感覺煩躁,而且在大型場合,還可讓聲音到不同區塊,避免聽眾疲乏,也能讓聽眾感覺有在跟他對話,提升專注度。
學生說,逐步口譯看著台下觀眾比較容易做到,但同步在口譯室裡,很容易就忽略這件事。當然就是只能練習到習慣,當初學配音一開始也是要學這個。口譯員在聲音基本訓練上,本質跟配音員沒有差太多。
我是在劇場理解聲音投射的,知道要把聲音丟給觀眾。剛開始配音,雖然有意識到這件事,但因為沒有觀眾,並沒有發現自己做的不夠。儘管錄完後,我會刻意躺床上遠遠聽自己音檔,來確認有沒有做到這件事,但真的發現我沒有照顧到全場,是在朋友請我幫他某齣劇裡的偶戲配音時。
因為協助配音,自然被邀請去看戲,我記得很清楚,那天坐在中後方偏右位置。當配音片段出來時,當時真恨不得有地洞可以讓我鑽進去,即使沒人知道那段是我配音的。坐在觀眾席的我,完全感覺不到那段配音在對我說話,聲音就這麼發散飄在劇場上空,我覺得自己毀了朋友的那齣戲。
那次以後,我開始思考劇場的聲音投射是什麼,最後發展出集中度練習。當我開始慢慢能如同憤怒鳥彈射軌跡般,控制我的聲音去向及力道時,我發現,當我把聲音集中投射到某人身上,即使他低著頭,也會在那瞬間抬起頭看我。在某次朋友尾牙表演快板時,我一開口,正在敬酒的人突然停下,並轉頭看我,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聲音集中度的威力。
後來我開始利用這個特性「聲控學生」,尤其在大學場,我總會拿來測試最後兩排滑手機的同學,當我故意把聲音集中在他們身上時,會不會抬頭看我一眼。每次都挺有效的,但我只測試一兩次,畢竟花太多能量在不想聽課的學生身上,挺浪費的。
今天把集中度練習針對口譯做了些變形,我很喜歡這堂課,因為不同行業、不同需求,總能玩出不同花樣,即使原理就只是拋物線。但拋物線,也可以有非常多樣式,這些拋物線,讓聲音呈現出豐富變化,在我眼裡,就像纏繞畫或萬花筒一樣美麗。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