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版小蛙老師.jpg每年有一次百人大型主持活動的學員,這時間總會來「臨時抱佛腳」,調整演練主持稿。

因為疫情,隔了三年沒練,他說怎麼好像覺得自己退步了。我問他記不記得第一次來是什麼模樣,還把2015年第一次上課錄音檔找出來,播給他聽。那時的聲音低沈,完全沒有聲音節奏,更遑論情緒了。現在的聲音其實還是不錯的,只是畫面感不見了。

疫情前最後一次上課,因為呼吸、語調已漸趨自然,我開始幫他加入畫面,讓聲音更富有層次與情感。三年疫情未練習,這部分被遺忘了。

不過也不意外,這其實是表達學習的「過場」,稿子練熟以後,就很容易進入「唸稿」階段,因為熟悉順暢,就希哩呼嚕一路通暢唸到底,忘記要關心有沒有進到聽眾耳朵裡。

介紹來賓,有沒有真的將視線轉移到對方身上?表示感謝、喜悅、虔誠,有真的感受並做出那般情緒?帶領台下聽眾動作時,有「看見」過程需要的時間?說出龍年祝賀詞,是否看到龍在天空飛舞的流暢身形?講到「大家」、「各位」,真的有擁抱全場?

說話的斷句、節奏,不是刻意放慢或停頓,是「與聽眾同在」所展現的結果。聲音沒有情緒或說話連續無停頓,是因為眼裡只看到字詞,忘了字詞後面的事件與情感,自然就會呼吸卡住、無法換氣。

以前跟他上課,一些不好掌握的字句,他總會請我讓他錄音回去模擬。原本今天一開始也有提出這樣要求。但練完後發現,我的情緒張力不一定等於他的,因為我的情緒很放,他個性比較內斂,模仿我的畫面,反而聽起來很奇怪或彆扭。很開心他理解並看見了屬於自己的表達情緒,找回自己呼吸的圓。

恰巧昨天來上課的學員問我,練聲音這麼久,希望自己可以達到什麼狀態?是擁有完美聲音嗎?一直這樣練下去,到底在追求什麼?

剛開始練的時候,我的確是想找到「完美聲音」沒錯。但這幾年發現,聲音跟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擁有的,也屬於自然循環的一部分。

聲音就跟宇宙一樣,廣闊無邊際,值得花一輩子時間探索,所以發聲書才叫做【聲音零極限】。
編輯說這名字誰聽得懂,幫我加了好懂的副標。

順心意,我這麼回答昨天的學生。
就像太極,順勢而為就對了。
這大概就是禪吧~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tw

arrow
arrow

    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