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y 14 Tue 2024 18:39
【基礎課程】好聲音讓好事發生-筑君老師的輕鬆說話課
- May 09 Thu 2024 18:39
【教練課程】一對一發聲訓練課程
聲音容易沙啞?無法大聲說話?聲音亮度不夠?說話語調太平?語速過快?都可以透過發聲調整獲得改善!
課程特色
1、【個人化指導】完全針對個人聲音狀況調整。
2、【全程實際操練】重視實際操練及內化,讓學員對自己聲音有更細緻的理解及高度的掌握,能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,不流於論述式的一知半解。
- Apr 30 Wed 2025 23:00
【教學心得】從身體感知看聲音方向
學生今天問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:「老師,為什麼我在家練自然音高時,聲音的共鳴感總是在右邊?」
第二堂課我們就發現,他在找身體重心的練習時,總是會微微往右偏。今天再觀察,發現他在做放鬆向上的動作時,整個身體也會不自覺地往右傾,聲音自然也就「跑」去右邊了。
他的身體感受力很高,能夠敏銳地察覺身體的細微移動方向,但控制度卻比較弱,主要是因為他不太喜歡運動,肌肉協調能力沒有建立起來。
這類學生對我來說總帶著一點「小遺憾」,就像一台效能超強的電腦,只用來做文書處理,明明可以跑特效剪輯,卻只開 Word 寫字。不過他目前的聲音目標只是日常對話,這樣的程度已經夠用了。
在教腹式發聲時,我常會說「腹肌是上下動作」,但實際細緻去感受,就會發現不只是上下,而是複雜的多方向協調。這時候,我會以畫圈、拋球、雙手舉高畫拋物線、合掌等動作,幫助學生透過動作建立身體記憶,慢慢抓回控制力。
- Apr 29 Tue 2025 23:42
【生活有感】「文字派」的學習進化史
從紙本控到線上課,習慣變了,偏好沒變。
前陣子將這幾年買的一些線上課程整理列表,畢竟線上課程就跟書一樣,很容易放著放著就忘了,更何況還散佈在不同平台。
因為喜歡而買的幾門課,都已早早看完,但為了工作需要買的,總要到覺得該上進一下的時候,才會要求自己拿出來看一段,切換成過去唸書考試的被動學習模式。
自從搬到永和,好幾年才搬一次家,最長住了九年,那時每年都會到書展抱十幾二十本書回來,小小房間裡有一千多本書,能放書櫃的角落都放了,還兩三個層疊一起。
- Apr 28 Mon 2025 21:23
【教學心得】用實際演練引領孩子帶出真實情感
今天媽媽帶來練演說的孩子,剛好這次題目跟母親節有關,就直接請媽媽擔任練習模特兒,協助演練。
有一句媽媽關心的問「功課寫好了沒」,我便請媽媽「示範」怎麼關心,果然很快就能切換演說跟對話兩種狀態,也比較能掌握媽媽的語氣,稍微做出一點差異。
講到「我真想衝過去抱住媽媽,跟他說,媽媽我愛你」,我直接請孩子過去抱著媽媽說,實作效益就是好,完美詮釋,但耳朵也紅了。突然覺得我好像在捉弄小孩,彷彿做了什麼惡作劇。
最後有一段對媽媽的感謝詞,我直接請孩子模擬站在舞台上,對著坐在台下的媽媽說話。原本「我想大聲的對媽媽說」這句,因為音調突然拉高,聲音變得很小聲,直接跟坐著的媽媽拉開距離練習後,聲量自然就大起來,甚至還能每句漸強,為結尾拉抬出不錯的高潮。
穩住開頭,加入對話、情緒,中間兩段層疊出高潮,最後再以頒獎典禮的漸強氣勢拉抬結尾,整篇演說聽起來就比較有情感,不會只是念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