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May 14 Tue 2024 18:39
【基礎課程】好聲音讓好事發生-筑君老師的輕鬆說話課
- May 09 Thu 2024 18:39
【教練課程】一對一發聲訓練課程
聲音容易沙啞?無法大聲說話?聲音亮度不夠?說話語調太平?語速過快?都可以透過發聲調整獲得改善!
課程特色
1、【個人化指導】完全針對個人聲音狀況調整。
2、【全程實際操練】重視實際操練及內化,讓學員對自己聲音有更細緻的理解及高度的掌握,能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,不流於論述式的一知半解。
- Apr 13 Sun 2025 23:21
【教學心得】練習是為了找出並解決問題
一開始舌頭肌力練習,只有舌頭仰臥起坐,是為了讓咬字正確發展出來的。但這動作有些同學不太容易做到,所以把從醫生那裡學來的舌貼上顎跟繞圈練習加了進來。
原本是覺得繞圈比較簡單,所以順序為繞圈、貼上顎、仰臥起坐,後來發現,也不完全是這樣,有些同學反而比較容易掌握舌頭仰臥起坐,無法繞圈。
才知道這三種練習,其實沒有先後之分,而是鍛鍊部位的差異。有點類似重訓的單一部位訓練,這三種練習,強化位置也不太一樣。像今天的同學,同樣是習慣舌尖用力,橫向口型明顯,但他的習慣是下巴會左右橫移。貼上顎跟仰臥起坐不是整個舌頭的移動,這個狀況就不明顯,但轉圈就無法控制了。。
儘管之前也有同學因為過度緊繃,導致舌頭無法貼唇繞圈,卻是第一次遇到以橫向方式帶動的。因為也不是嘴唇用力,所以第一堂課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,終於找出下巴一直無法放鬆的原因。
既然無法繞圈,就先做兩點訓練,還得固定下巴避免移動,將力量轉移到舌頭。下課前,兩點間的移動已沒什麼問題,適應個幾天,應該就能習慣。
- Apr 12 Sat 2025 23:00
【聽樂有感】2025TIFA 管風琴女王伊維塔✕小號天王賈柏《迴聲》
今天樂曲一出來,不知為何,心情突然變得很激動,連心跳都不自覺加速。旋律就像是自然流出,不知該怎麼形容的流暢。
看著演奏家背影,不住讚嘆著身體的協調跟平衡,怎麼能這麼完美,難怪樂曲就這麼滑順的進入耳中,沒有人工雕琢感。聽著第一首樂曲,不知為何,像嗑了迷幻藥,特別興奮,心臟彷彿要跳出般的悸動。
第二首跟小號的合奏,更是覺得不可思議,明明兩人身體都這麼用力,尤其管風琴演奏家,都能明顯看到手臂的肌肉線條,為什麼演奏出的樂曲卻這麼柔軟?這根本就是在放鬆下用力的最高境界!心中的感動真是無以言喻。我不喜歡銅管,但這首真是我聽過最好聽的銅管樂音了!舒服~只有舒服可以形容,已經找不出其他形容詞。
第三首是腳鍵盤樂曲,看到不少人在欣賞螢幕上的腳步,我卻依舊盯著演奏家背影。前兩首就已經覺得演奏家彷彿投身樂曲中,這首樂曲,讓我感覺像在看傀儡戲或傀儡舞,很魔幻。雖然是背影,但卻像是能讀出情緒,最後結束演奏家那個定格,我確定他真的融入其中,成為樂曲一份子。
- Apr 11 Fri 2025 23:35
【教學心得】「練習清單」讓舌頭放鬆更有效
去年九月學完舌頭放鬆練習,我沒想到後來會為了這套練習專門設計出一份完整清單。這張清單不只幫助學生對照練習流程,也讓課堂教學更有系統。
當初先在課後社團直播,試著講解一次,整理學到的技巧,十月開始加入一對一發聲課程,轉眼就半年過去。
上個月,有學生反應練習項目太多,需要一張練習清單對照,馬上製作一張從上到下完整的列表,課後信則是給部位分項。除了用兩種分類方式幫助同學記憶,上課時也比較不會遺漏,畢竟一共有二十三項練習。
最近跟一位唱歌老師學了幾個新的舌頭練習,發現有項練習,可以補上目前沒強調到的部位,應該對於後口腔壓迫,會有不錯改善。另外還有個動作,跟之前趙醫師教的類似,但沒有收進教學練習中,不過我自己伸展時,倒是常常會做,既然唱歌也有練,而且的確許多同學這裡都挺緊繃,感覺還是應該加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