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課上完,學生說,這堂課也一樣要同時關注好多位置。剛開始練習,同學們都會說類似的話,不過是想好好講話,怎麼要注意這麼多事情。
第一堂課從下巴、臉頰、上唇到眼睛,最後還有肩膀放鬆,光臉就三個區塊、三種用力方式,中段除了臉頰,還有上唇兩側跟中間,五個點要練。
第二堂除了收小腹、髖膝關節、腰腿臀外,協調還不錯的同學,還會加入胸口放鬆,最後再關注臀部兩點,也就是身體重心。第三堂看似只在嘴打轉,但整套練下來,洋洋灑灑也有二十來項。
練發聲剛開始真的有些辛苦,除了得先打掉重練,因為還無法協調,只能區域性塊狀練習,所以無法套用在平時說話上,真的會有種「自己到底在練什麼」的挫折感。因此讓學生理解這只是一個過程,會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學生最常提出的問題是,我聽不出自己聲音的差異怎麼辦?一開始聽不出來很正常,尤其發聲練習又是細微改變。因此我會幫學生找到「正確」與「偏差」兩個基準點,讓他們確切感受這兩者之間的差異,只要有了兩個差異點,往正確方向去就對了。
不管是「感覺肚子在上下動」或「骨盆在動」,甚至「氣從喉嚨一路到腹部」,只要學生的感覺落在正確動作上,那個感覺就是正確練習方向。這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個人對身體的感受不同,即使表述方式、感受不同,只要講的是同一件事就行。
發聲練習是很個人的,我的工作,就是協助學生,用他們理解的方式,了解自己的聲音跟身體,我只負責解譯跟引導他們,感受我看見的樣貌。
就像懸絲木偶,雖然活動關節越多,操控難度更高,但相對來說,靈活度、擬真度也更高。發聲練習也一樣,練習拆分越細,掌握的肌肉靈活度越高,聲音控制度自然就更好。
一開始真的不要想太多,練就對了。等肌肉靈活度夠了,慢慢就會感受到自己在做什麼,聽力也能逐漸提昇。練發聲就像蓋捷運,要有耐心,還會有一段黑暗期,但完成後,所有人只會記得最後的好。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】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
想瞭解更多聲音課開課訊息請至【衍聲說藝坊】官網http://naturalvoices. 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