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邱筑君.png

沒想到六週年一個突發奇想的PK,竟讓花蓮手作團印象深刻。當年覺得他們不適合演這故事,純粹覺得他們的風格不適合中國古裝劇,但因為他們很想演,於是我就為他們修正了呈現方式,轉為鄉土劇路線。會讓兩團PK,一來是覺得可以讓他們彼此觀摩,同樣的劇情、同樣的角色,不同的人會用什麼模式呈現;二來當然是這樣我就有六週年主題了(團長的個人私心)。

其實比賽前我大概就知道二團會贏這場比賽,不是因為花蓮團演不好,主要是我們的觀眾本來就比較習慣這種方式,因為我們團一直都是這種走向,這也是當初我跟花蓮團說這故事不適合他們的原因。但以我個人來說,我其實比較喜歡花蓮團的版本,因為讓這故事有了另一種呈現樣貌,跳脫了原本框架。

六週年,也是故事劇樂部最熱鬧的一年。除了一團,還有二團、花蓮團、好書好說團、少年團四個副團。

創團一週年,開始到景新分館演出,有了各年齡層觀眾;第二年迎來幾場外演;第三年來到兩廳院,來聽故事的觀眾人數增加,開始採預約報名制;第四年走進啟明學校,看見視障孩子們的笑容;第五年開始與啟明分館合作,為視障者說故事。至此模式逐漸定型,大家的技巧也漸趨沈穩,對於大小場地轉換也有了概念,甚至有了自己的教室,於是迎來了豪華盛大的五週年。整整一個月,四週八場,六十張海報陳列出來也頗壯觀,因此有了做大的念頭。那時野心很大,期望到了第十年,能做出比五週年更輝煌的結果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線上發聲02期.jpg

發聲第二期結業,這期學員很愛問問題,對於同學不斷做更細節的發問與探討,覺得開心。我自己也是個愛問問題的人,因此我總跟學員說,有問題就盡量問,不用擔心問題很笨或會麻煩我,因為我以前也都是這樣在麻煩我的老師們的。

雖然我一直都很喜歡自然生物,但真正愛上生物課,是在高中。我曾跟同學問老師騾子有沒有生殖器,結果老師竟然特地去問在動物園工作的學長。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,但我印象很深刻,而且覺得很感動。畢竟這不是聯考會考的內容,也不是什麼重要問題,老師卻很認真看待,還特地為我們詢問專家,對當時的我來說,覺得被重視了。

大二跟系學會會長說我想編校刊,學長說校刊有安排人了,問我願不願意接壓花研習營,我說我不知道那是什麼,我不會,學長要我去問之前主辦的學姐。於是我查了學姐的必修課表,下課時間都衝去他們教室,把握時間瘋狂問問題,再回去跟同學整理、討論,直到把整個活動流程每個步驟都問清楚為止。自己對那次主辦算滿意,不知道當時學姐會不會覺得我很煩。

後來跟著文彬老師學竹板,也是有問題就問,尤其自己帶學生以後,每次只要出現文彬老師這樣教都沒問題,我這樣教學生卻學不會的情況,就會在與老師見面時抓時間提問,文彬老師就會跟我說那些我沒注意到的細節,我才知道原來自己忽略了什麼。跟著文彬老師那幾年,為我的教學奠定了很好的基礎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跟朋友視訊,隱約傳來二胡聲,我問是否他的女兒在拉二胡?因為他兒子也有練。他說對,我說聽聲音感覺弓好像沒有貼上弦的感覺。他說,二胡老師也這麼說,所以他拉琴的聲音總太小,感覺有點虛,但一直改不過來。我專心聽了一下,發現是前臂太用力了,如果用力拉,聲音會太重,速度又快不起來,再不敢用力狀況下,就變這樣了。

因為之前他女兒上過我的課,所以我很清楚他一緊張就很容易腰挺太直,導致肩膀緊繃的問題。先請他把力量移至上臂,手腕、前臂放鬆,拉空弦Do、So,再把腰放鬆,習慣新的力量,果然聲音就穩定了。再拉剛才的曲子就穩定許多。不止人聲,樂器聲現在辨別力也提高了,自己覺得頗滿意。

開始注意到這件事,是剛開始教課兩三年那時,都會到一位很會彈鋼琴的孩子家裡教他說相聲,每回過去,他總在練琴,後來媽媽還邀請我去聽他的音樂會,那是我第一次認真聽人彈鋼琴。剛好那時也有位朋友邀請我參加他的鋼琴發表會,兩場演出時間很接近,聽朋友彈的時候,我突然發現我分辨得出來他們兩人彈奏上的差別,還有手指在琴鍵上的力道與流暢度。這讓我第一次對古典樂產生了興趣,從沒想過有天我竟會翻開兩廳院節目冊上從沒仔細看過的音樂類,然後,我就發現我比較聽得進古典樂,不太容易睡著了,意外的收穫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掌握各種共鳴腔的肌肉控制力量,不論甚麼狀態下都能舒服說話,歡迎參考「發聲技巧」、「線上視訊發聲」或「一對一發聲」課程,學習正確且輕鬆的說話方式。 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正音01.jpg

線上發聲最後一堂課,整合前面所有練習,這時肌肉像是突然變成不隨意肌般不受控制。就像最近拳擊課,開始加上閃躲及步法後,老是反應錯誤或來不及反應被直接擊中。如果把臉部肌肉想成身體手腳,就像學游泳時,手划動很熟練了,腳踢也沒問題了,一合在一起卻沈進水裡。這階段總會有訊息量超大無法協調、消化之感。的確是,畢竟在課堂上示範的一個看似簡單動作,我當初可能是花上好幾個月、甚至兩三年時間才練出來的。就像我們的肌肉也不可能因為跑了一天的步,或做了一天肌力訓練就突然變強壯一樣,跟說話有關的肌肉也是如此。

所以我很愛把發聲練習比喻成蓋捷運,剛開始蓋的時候,總會影響交通,尤其每天經過都會覺得很不方便,埋怨怎麼蓋這麼久還沒好。可是如果是蓋在平常很少去的地方,偶爾經過會覺得,哇,已經不一樣了呢!。對於自己的聲音,因為每天聽著,就會有怎麼都練不好的焦慮感,但這是必須要以月或年為單位來計算的啊~撐過交通黑暗期大家只會記得你的好。

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聲音,是在大一暑假,回苗栗巧遇高中社團學妹,我一開口,學妹就非常震驚的說「學姐,你的國語怎麼變得這麼難聽!」才驚覺自己咬字的偏差。被學妹的震驚震驚到。

因為我媽是師大中文系畢業的國文老師,從小我的國語算是比較標準的,平時就這麼說著也沒特別感覺,周遭的同學自然也不覺得有什麼變化,卻被久未見面的學妹聽出差異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3饒嘉真.png

手作故事團團長 饒嘉真

高中三年社團都選廣播社,總覺得當廣播員或配音員是很酷的職業,出了社會一直在尋找有關聲音的課程,那時看到小蛙老師的招生,好想上課,但我還是很高興的把消息分享在台北工作的同學,然後他就真的去上課,回來聽他分享羨慕的不得了。

有一天,在進修的時候,突然眼睛為之一亮,這不就是小蛙老師嗎?然後我就默默的坐在她旁邊的位子,課程開始前會有一段自我介紹,更加確定是他本人,下課瘋狂的找話題跟她聊天,只差沒有整個人貼上去,最後還問你願意來花蓮教課嗎?

她說好,我就立刻招兵買馬。也才有了手作故事團 的成立,因到花蓮路途遙遠,所以每次都要用花蓮在地美食誘拐老師,就有一種來花蓮吃美食是主要的任務,教課只是順便的感覺,哈哈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