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見心理學員心得

昨晚花了好些時間把諮商師們寫的報告(X)心得(O)看完,本來想說稍微取捨一下,但每個人都寫的文情並茂,令人難以取捨!於是跟小編討論許久,研究該怎麼放在網站上。畢竟若全部放在同一頁,會以為自己不小心打開什麼研究論文。最後決定每篇擷取一段,再以「繼續閱讀完整文章」,每篇開個新分頁。第一次收到這麼詳細的心得,讓小編苦惱了一晚上。

當看到「還有一個大宇宙在運作著」時,忍不住笑了,看來以後不僅可以說我們是身心靈課程,還可以說是「發聲宇宙」?

◆     我感受到原來在表達背後,還有一個大宇宙在運作著,這些運作的方式會更加回到人體本身的構造,包含聲帶、氣管、上顎、臉部肌肉、背部、胸腔等,看似不同的身體部位,卻都緊密的關係著我們輸出的聲音,這也讓我更加佩服小蛙老師課程的完整,以及對於聲音的理解與定位。若是單純從聲音最後的輸出下手,我覺得到最後可能會出現為了要發出這個聲音而勉強、偽裝或是模仿的狀態,這樣的狀態可能對於我們的聲帶來說是更大的負擔,也並不自然,就像小蛙老師上課時提到,他不喜歡將聲音技巧化,不喜歡像是套公式一樣的告訴學員哪邊要大、哪邊要小,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回歸到自然、最發自內心情感、最舒適運用肌肉的狀態去「找到」自己的聲音。

◆     在自我體驗的部分,有很多的感動,包含督導後來詢問語氣加重的使用方法,小蛙老師回應用內在的感情去表達會自然得多時,是深受感動的,因為過去也接觸過一點點表演與朗讀,強調語氣通常是常被拿來使用的技巧,但小蛙老師看到的是我們工作上的細膩,還有個案的敏感,所以更希望我們是用日常生活中會有的情感,去自然地表現在諮商中的聲音裡,這種被看重專業的感覺,也是讓我覺得很細緻跟令人動容的地方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112看見心理

週六上課前,剛結束五小時排練、錄故事不停歇瘋狂工作,吃晚餐時,整個人已呈現恍惚狀態。一進看見心理諮商中心,馬上感受到跟上週完全不同的歡樂氣氛,這班這麼歡樂啊!雖然內心苦笑了一下,但還是得瞬間提高能量切換狀態,內心默默慶幸剛才晚餐有吃飽。

週日班則跟週六完全相反,走進教室時,還真有些不適應,但教學就跟變色龍一樣,得隨時切換融入情境,才有辦法將學員拉到我希望他們前往的地方。

1113看見心理

三場都是諮商師,三種不同氛圍,雖然教學目標一致,但教學內容整個就是不一樣。剛才收到所長傳來這兩天的回饋,竟然將近二十頁!等我整理好再跟大家分享,看到大家滿滿的學習心得與回饋,真的很感動~繼續埋首閱讀回饋心得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8與吳兆南老師的邂逅

這集繼續邀請到有「相聲資料博物館」之稱的丑哥,聊聊魏老師過世後,丑哥開始跟北曲及吳兆南老師開始有更多接觸,甚至還寫過好幾段相聲,後來回到彰化才完全成為純相聲資料收集者,甚至不僅相聲,還收集上海滑稽戲、台語笑劇等各式說唱藝術資料。讓我們這集繼續跟著丑哥了解他是從哪些管道收集資料,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別檔案吧~

本來以為這段我稍微有參與,結果還是有很多沒聽過的小故事,只是人物大多我都熟識而已。相聲博物館真的是我們對於未來的想望,希望有朝一日真能完成這個夢想。

本集音檔以ZOOM訪談錄音,錄音效果較為不佳,敬請見諒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耳朵維他命podcast

謝謝信慧老師再次邀請,上節目很少會聊到共鳴腔這塊,對一般人來說,共鳴腔感覺像是唱歌或聲音表演才需要掌握的技巧。

但其實共鳴腔的運用,在平時說話時就蠻重要的,如何讓自己聲音展現專業、質感、穩重;或是讓聲音熱情、活潑,都是靠共鳴腔轉換達成。就像我們生活中會切換各種不同角色,聲音其實也是,擁有各種聲線不是配音員或演員的專利,每個人其實都能做到基礎共鳴腔轉換,應用在生活中。

專訪維他命 |EP48說話和唱歌共通的發聲內功!通通都在《聲音零極限》~|feat.聲音講師邱筑君

小蛙老師醞釀七年的發聲書《聲音零極限》出版了,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家防中心

這週再次來到臺北市家防中心,這週參與的大多是資深社工,因此在實際案例的聲音應對上,能更確切實際的針對常見個案,直接給予應對聲音狀態,了解如何引導個案緩和情緒,達到有效溝通,協助對方。

在做情境模擬對練時,有位社工說,我感受到他聲音裡的期待。就是在等這句話,從我口中說出來,就是沒有他們自己說出這麼有效。

在這幾年教學裡,常聽到學員說「這只是工作而已」。我很同意這種說法,不過既然都得工作,讓自己工作輕鬆一些,或是上班時心情好一點,不會每天都很痛苦,不是更好嗎?付出的代價也就只是在聲音裡加點調味料而已,跟耗費力氣嘔氣與拉扯往來相較,這幾乎是不太費時費力的練習。

不論是工作或生活上的對話,就是在傳遞心中的期待,畢竟跟人對話這件事,就是希望能與對方建立關係。不論是分享的關係、關心的關係、利益合作的關係,說出的話語裡,總會透露著某種期待。若聲音沒有情緒、沒有對象感,也就只是把字句說出來而已。既然拋出的溝通訊息,如同公事公辦般的制式化與冰冷,又怎能要求對方願意溝通,或給予帶有期待的回應?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