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ily課程分享

感謝emily的推薦!看到這麼詳盡的課程心得,心中滿滿的感動~

因為許多人會詢問發聲課到底在上什麼,於是開設了這麼一個健檢諮詢課程,先來個「聲音面試」,讓諮詢者確認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課程,是否喜歡我的教學模式。

這幾年下來,諮詢內容各式各樣。有些是困擾於被客戶、主管說聲音不專業,卻不理解自己聲音為什麼會給人這種感覺。也有曾受傷過,復健後,醫生都說沒問題了,聲音或說話方式卻無法回復。有想學變聲的、想當直播主的、想做模仿表演的,甚至有想進配音圈,先來了解如何入門的。當然更多的是覺得自己聲音不好聽,或工作時會聲音不舒服的朋友。

總要在打開門或連上視訊的那一刻,才能見到諮詢者的樣貌、聽見他們的聲音,我總會先請他們簡短說明,為什麼要來諮詢,若諮詢者喜歡說話,願意滔滔不絕講個兩、三分鐘,便能趁此觀察,但若遇上三兩句話就講完的,要在短短幾十秒間,迅速判斷該問什麼問題,或先從哪個練習開始測試,總得聚精會神,快速掌握諮詢者身體狀態跟說話習慣,以迅速切換聲音狀態應對,也得找出改善的最癥結點。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發聲25期大合照
以往發聲最後一堂課,我總需要不斷調整學員身體狀態,自從多了伸展與核心課程,大家的聲音穩定度提高許多,但到了最後一堂課,也還是有些手忙腳亂,同學們總是顧了這處就漏了那裡。但這班讓我有些驚喜,雖然也還是需要一些微調,但跟之前的班相較,這班的身體穩定度都變高了。

這期調整了上課流程,也變更了一些練習,上課前其實很擔心,現在需要講解的東西變多,內容也更細緻了,六堂課會不會講不完?這六堂課走下來,發現自己也將練習簡潔不少,看來我也是有所長進。

覺得自己聲音也有在逐漸恢復,聲音穩定跟控制度都好很多,示範也能做得更細緻,拉出更明顯的差別,對於自己在這期的表現還挺滿意,希望同學們也滿意我的教學。

發聲25期心得

文章標籤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排練劇本

距離上次啟明演出已經整整三年,今天排練特別提醒大家,啟明場地比較大,舞台感跟情緒張力要多一些,不能像我們錄Podcast或生態影片那般近距離。

對頻了聲音,接著就是細緻化角色個性。這故事每個角色性格都很鮮明,但也因為這樣,很容易變得非常「直線」,只是把情緒不斷往外衝而已。每到這時,就要開始幫演員們再次精準定位,我總習慣用大家熟悉的角色或朋友代入,例如爺爺像藍色小精靈裡的老爹,並極力描述角色心理狀態。

即使只是一個哼,撒嬌可愛少女的哼,跟成年女性的哼,就是不一樣。就連跺腳,都不是紮實的,得先跺一腳,再連跺幾腳。即使是皺鼻子,都有其特殊方式,都得一一分解示範,讓演員抓住與自己個性不相符的角色樣貌。

也因為更有故事畫面了,這時就會開始發現各種BUG。這個角色出場的很莫名其妙;這段為什麼有人消失,突然又跑出來;誰的情緒不對了。尤其後面有一大段群眾戲,根據每個人的角色定位,反應各不相同,都要一一確認,讓聲音畫面聽起來富有層次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商家評論

今天收到這則評論,有些驚喜也很感動~

只要有學生或朋友稱讚教室,我就會很開心,因為這間教室是我跟蓋曄兩個人,花了三個月時間討論,每個角落、每樣物品,都是因為需要而存在的。

只要幫忙搬過我們的桌子,總會說桌子很重,因為那是廚房流理桌。蓋曄很堅持桌子長度一定要一百八十公分,他覺得一個人就是要有九十公分空間才舒適。但一百八十公分的桌子真的很難買,於是就出現了流理桌,所以寬也比一般桌子多一倍,就是在聲音課搞了個製圖桌的概念。在說畫故事營,特別覺得好用,孩子們把紙張、用品鋪滿一桌都沒問題。

許多講者來我們教室使用麥克風,都覺得聲音變好聽了。其實也沒有用什麼特別好的音響,只是裝了六個喇叭,所以聲音比較平均散佈在教室空間,聽起來就會比較舒服。不過麥克風是裝給其他人用的,以我們教室大小,我不需要使用麥克風,所以有時還會忘記要給講者麥克風。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Q版小蛙老師.jpg這兩天遇到之前上課的發聲學員,很開心他們聲音變好了。雖然他們都會回我,自己控制度還不好,或聲音上還有什麼狀況,自己覺得哪裡還不夠好,聽著他們對自己聲音感受度變高了,要求也提升了,感覺很開心。這時我總會告訴他們,現在的聲音有達到目前階段該有的狀況,聽起來的確是穩定的,接下來該往哪個方向練習。

我也是這麼一步步練過來的,從身邊朋友、老師們給的建議或線索,思索還有什麼沒考慮到的。萬一想不出來,也只能繼續找相關課程上課,不斷聽自己聲音錄音檔,瘋狂比對自己聲音跟他人聲音的差別,重新找方法調整。

大部分的調整會造成另外的偏差,像我前陣子在改善自己上顎突出跟小下巴問題,練了一陣子發現,只顧著中間,兩側力量不見了,趕緊換方法,重新找回平衡。練聲音就像蓋捷運,總會有很長一段交通黑暗期。

一開始的練習都是在處理大塊、明顯的偏差,越後面需要掌握的力量或協調越細緻。但沒有前面的大塊調整,就無法有細節,所以我總是告訴他們不要急,接下來可以再往哪裡前進。就像出門有GOOGLE地圖就很安心,我也希望可以成為他們的指南針,陪著他們找到前進的方向,知道自己聲音現在的定位,就不會容易焦慮或著急。也像爬山或跑馬拉松,走到岔路時,能看到路牌或指標指引,就會安心許多,身邊有人一起陪走、陪跑,心境上也會更放鬆,路程似乎也沒這麼遙遠了。

聲音演練最佳工具書:【聲音零極限

邱筑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